•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有趣的分享 > 曾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如今正在殞落中的【太陽帝國】

曾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如今正在殞落中的【太陽帝國】

02 29, 2020 by 雲爸

“當我們做對了,沒有人會記得;當我們做錯了,沒有人會忘記!”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今年3月,一齣超級大戲,將在美國高院上演

Oracle(甲骨文) 和Google(谷歌) 長達10年、索賠88億美元的訴訟,將得到最終裁決。

甲骨文稱,Google無償使用部分Java編程語言API,研發Andoird(安卓)系統,並以此獲利(400多億美元)屬於侵權行為。

但谷歌認為,在API的使用上,屬於“合理使用”,谷歌並不虧欠甲骨文任何東西。

即使要收專利費,也只有Sun公司才有權利。

Sun公司,曾是IT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存在。

而甲骨文與穀歌的這一場世紀訴訟,正是以這樣一個偉大公司的滅亡,是為開始。

01  反叛的Sun公司

美林公司的分析師史蒂文曾說過一句話:“如果你想知道電腦行業的發展趨勢,去問Sun公司。”

1982年,四個年輕人創立Sun公司,迅速發展,僅在4年後就掛牌上市。

Sun取自斯坦福大學網絡工作站(Stanford University Network)的首字母,中文譯為太陽微系統公司。

本無太陽之意,卻真正成了電腦界的太陽系中心。

▼創始人(從左至右)Vinod Khosla、Bill Joey、Andy Bechtolsheim、Scot McNealy

 

從創業一開始,Sun的身上,就寫滿了標新立異與叛逆。 

Sun最早靠賣工作站、伺服器起家。

當時市場都在使用Wintel,即微軟與Intel合作的微處理器晶片,統治著整個PC王國。 

Sun沒有揀現成的用,而是自幹處理器、系統

耗時費力研發出Sparc處理器和基於Unix內核的新系統Solaris。 

擺脫了巨頭在晶片與系統上的控制,Sun真正擁有了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 

不過商戰中的創新,除了技術,還要有戰術。

 

80年代的科技公司,都抗著“版權保護”這塊大盾牌,但Sun卻發起了自殺式進攻:扔掉“版權保護”的盾牌,開放技術。 

從1987年開始,Sun鼓勵其他公司複製它的Sparc處理器和Solaris的Unix版本。 

Sun的目的很明確:大量複製版本可促使以Sun晶片為基礎的機器,大範圍出現

接著帶動軟體開發者為Sparc編寫程序,反過來又能使機器銷量增加。

 

《財富》雜誌卻認為,太多的克隆版本出現,Sun將先在價格中敗下陣來。

無論如何,Sun的行為,無異於自殺。如果失敗,它將一無所有。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事實是怎樣的呢?

製造商們爭著銷售Sparc技術,使晶片成本大幅降低,性能極大提高;

所有市場領域的工作站硬體,都有Sparc技術,這項技術成了行業標準;

Solaris瘋狂鋪向市場,Sun成為了唯一一個能直掐微軟7寸的硬體帝國;

Solaris是當時市面上最完善的系統,比Windows更適合企業使用。

價值百萬美元的伺服器成為各大網站的能量中心——大多數科技企業,都在使用Sun的伺服器。

正是Sun的反叛,推翻知識中的壁壘,推動信息開放,讓更多的人更容易接觸到信息。

這讓Sun不僅獲得了巨額利潤,也使它贏得了世界,成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公司之一。

在回憶這段時光時,CEO麥克尼利說:

“我們想用零件拼裝成一輛法拉利,我們要嘛取得難以置信的成功,要么一敗塗地。”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CEO斯考特·麥克尼利

從一開始,Sun就像斯巴達的勇士,以背水一戰的姿態在戰鬥。

而通常,Sun贏得的戰利品,遠遠超過損失。

在開放技術領域上,Sun把這一套路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尤其是Java。

1990年底,詹姆斯·高斯林想要做個項目,CEO麥克尼利知道眼前的這個夥伴,是位極其出色的編程人員,他說:“好吧,說出你的項目,無論是什麼,我都會投資。”

高斯林開心的挑了幾個程序員,離開了Sun的總部,去了一個“神秘”的地方搞研發。耗時5年,得到了Java。

可看著Java,就像看著剛出生的小肉球哪吒一樣,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這玩意很好,可是,怎麼賺錢?能有什麼前途?

就連CEO麥克尼利自己,都半信半疑的給Java定位:

“這是一種通用的、無人擁有的語言,每一台電腦都適用,是從穴居部落的牆壁上偷來的。”

但這個構想沒有打動任何人。

一開始Sun想把它固化進晶片中,來解決電視、電話、鬧鐘、微波爐的控制和通信問題(對,就是物聯網),但沒有一家電器公司對此感興趣。

此時剛好互聯網興起,CEO麥克尼利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他將Java放到網上,免費任由人們使用。

一個任何平台都能使用的語言,和免費開源的技術,Sun公司這一次,真正撼動了整個電腦行業。

當時所有網絡公司都為Java 配置了專門的開發團隊。就連最驕傲的微軟,為了打敗網景瀏覽器,也不得不向對手Sun公司低頭,請求授權Java的使用。

數百萬的開發者因Java聚集了起來,Java 就是真金白銀,Java 就是自己的未來。

CEO麥克尼利也從此將自己稱做是”JavaMan”。

但在Java15的歷程中,除了和微軟的一場侵權官司,贏得的16億美元賠償外,Sun就幾乎就沒能從java身上賺過錢。

撼動電腦時代,並不意味著能從中掙到錢。

但Java為Sun公司吸引了整個計算業的注意力,使它真正像太陽一樣,成為了中心。 

 

▼Java之父詹姆斯·高斯林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這也不能責怪Sun,因為即使是甲骨文後來收購了這家企業,也依然沒有琢磨出用Java賺錢的方法.

倒是用它去起訴了谷歌侵權。如果能獲賠,也算是靠Java賺的第一桶金。

相比較用Java賺錢,彼時財大氣粗的Sun並不以為意。

畢竟在Sun的黃金時代,市值一度超過2000億美元,覆蓋170個國家,全球擁有五萬名員工。

而且要不是有人從中做梗,恐怕蘋果的傳奇不會是喬布斯,而是Sun了。

事情起因是微軟、IBM和英特爾結盟售賣廉價電腦,將蘋果的高價電腦逼入了困境,最窘迫時股票僅有每股5美元。 

這是一場最有可能成功的併購:蘋果與Sun有幾乎重合的文化“極致的創新、擁有多項專利,跳躍性的思維……”。

在Sun準備宣布收購蘋果的計劃時,突然其中一位蘋果的股東竭力反對,Sun最終不得不放棄收購。

慶幸蘋果最後堅守了自己,但我們也不妨試想一下,假如Sun與蘋果合併,憑藉Sun極強的研發能力,和天生叛逆的能量,是否會創造出更大的奇蹟呢?

畢竟Sun,也曾是那麼有趣的矽谷冒險樂園。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02  有趣的靈魂,是一起對付這個世界

在Sun公司,每年四月的愚人節惡作劇,幾乎成了傳統。

首席技術專家比爾·喬伊,也是創始人之一,有一次發現他最心愛的法拉利,竟被懸掛在Sun總部前的噴水池上。

——哈,這是工程師們的惡作劇。

CEO麥克尼利喜歡打高爾夫,然後當他回到辦公室,發現全是沙子、綠草、球洞,還有水坑。

——這是工程師們的愚人節禮物。

麥克尼利有條瑞士山地狗,名字就叫“網絡”。他經常會在公司聚會時,把狗狗帶到台中央,讓它在標與Sun的競爭對手名稱的紙板上撒尿。

這種顯得幾分傲慢又無禮的幽默,常常讓員工們開懷大笑之後,也向競爭對手發起進攻。

麥克尼利曾得意的說:“出色的Unix工程師、出色的晶片設計者、出色的電腦設計師願為我們工作。”

任何一家有活力的公司,都需要狂人,這些狂人,則需要一位更狂的人,帶領他們一起攻城掠地。

Sun成為IT史最偉大公司之一,斯科特•麥克尼利(Scott McNealy)是絕對無法繞開的人物。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CEO斯科特•麥克尼利

他是除了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之外,目前互聯網公司任期最長的CEO,也是公認矽谷最好鬥、最有熱情的人之一。

1991 年,在Sun 用十年時間建造工作站,人們認為,他膽敢在伺服器上與DEC、惠普和IBM 叫板,簡直是拿雞蛋碰石頭。

然而,麥克尼利擊敗了巨人。

1995 年,當他向全世界宣布Java 編程語言時,人們又認為,Java雖然好,但無用。

現在Java已經成為一種互聯網標準。麥克尼利又贏了。

麥克尼利有一個理論:

“如果你的戰略是沒有爭議的,你就沒有辦法賺錢。如果每一個人都認為Sun的做法是對的,那麼每個人都會做。

如果每個人都在做,你就不可能獨樹一幟。真正的勝利者,是那些選擇了非常有爭議的戰略,又最終證明自己正確的人。”

就像現在大家常說的一句話:如果每個人都理解你,你將會多麼平庸呵!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04  慘遭肢解的SUN

有的企業與其說是先進,倒不如說是先烈。一直以來,Sun就被人們所戲稱為“技術上的王者,商業上的侏儒”。 

讓我們看一組數據:

從1986年到2001年,Sun的營收高達平均每年36%;

營業額從2.1億美元漲到183億美元,並且保持連續15年。 

歷史上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微軟、思科、英特爾。 

Sun並不是商業上的侏儒。現在回過頭去看,每個人都能總結出一套失敗的理論,但在當時,一切都像賭註一樣潦草。 

做為對手,微軟和IBM始終是Sun最可怕的敵人: 

IBM 投入力量在Linux 的開發,開源代碼,性能幾乎能匹敵低端的Sun 工作站;

微軟發布伺服器操作系統Windows NT,個人電腦進入企業組網階段。 

個人電腦慢慢地作為伺服器使用,大量用戶逐步開始退出Sun的市場。 

但Sun的目標從來不是桌面上擺著電腦這樣的小玩意,而是網絡的星辰大海。

創立之初Sun就提出“網絡就是電腦”的概念。

從建立工作站,到關注數據共享,再到後來的全球網絡開發,Sun一直在做一件事:未來所有的設備,都將通過網絡管理,它們都將連接在Sun的伺服器上。

現在我們理解了雲計算、物聯網,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即使是最出色的專家,也不知道因特網是什麼。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桀驁不馴的Sun曾在公司網頁上寫下一段話:

當其他人致力於知識產權的保護,試圖建立獨立王國時,我們則致力於將公司推進網絡時代。 

Sun從不跟風,它自己就是風本身。

起風了,可風停了。 

個人電腦搭載Linux 作為伺服器,取代Sun 工作站的方案越來越成熟,也更價廉物美。

雖然擁有強大硬體與軟體,Sun 公司的訂單卻開始不斷萎縮。 

千禧年互聯網泡沫,Sun猛然從盈利9億美元,跌到虧損5億美元。

變賣公司多處房產,其中就有今天Facebook總部所在的園區;開源Solaris搶回部分市場佔有率;用強勁的IT技術服務帶回現金流……

此後每天的新聞都是Sun虧損了,又虧損了。裁員、整合…負面新聞不斷。 

當時賬面還有20億美元現金,CEO麥克尼利一直相信,自己還有機會再造奇蹟。 

也許有機會,只是人們不再相信他。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最先出手的是IBM,它看上了Sun的軟體和Solaris、Java以及MySQL等開發者社區,這可以使IBM擁有對抗微軟的能力,擴大在雲計算的影響力。 

後來IBM擔心壟斷調查,收回了先前的70億出價。Sun別無選擇,只好轉投甲骨文。 

最終,甲骨文以74億美元,收購Sun。

一個偉大的公司,終結了。

Sun開發了java,卻沒有賺錢,谷歌卻賺翻了,所以怎麼看怎麼牛逼;

Sun對員工的好,傳承到谷歌身上去,因為谷歌成功了,所以怎麼看怎麼牛逼;

Sun失敗了,再回頭看它當時的策略,就怎麼看怎麼傻逼。恐怕這也就是所謂的成王敗寇吧。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05  善待,不過是虛假的願望

Sun的CEO麥克尼利與甲骨文的埃里森私交很好,賣給甲骨文,更多的是期望對方可以善待員工,和多年辛苦研發的產品。

然而,收購了Sun得到Java的甲骨文,不久後就對谷歌發起了侵權訴訟,同時開始大量裁員。

Sun存活了28年,最核心的能力,是解決最棘手的電腦科學各種問題。因此參與項目的工程師們,有做重大決策的權力。 

然而,這個權力在甲骨文消失了。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工程師們再也無權做任何決策。甚至是被尊稱為java之父的高斯林,都無權在java上做任何決定。

“我們的決策權不復存在。”高斯林和一批Sun的工程師黯然離去。

沒有照料好原來的工程師,對麥克尼利一心託付的產品,埃里森做的更殘酷:

Java EE 交給了一個開源基金會; 

NetBeans被捐獻給了Apache 基金會; 

埃里森同意Solaris 只有開源才能贏得市場,然後把Solaris 弄死了;

取消Sun Cloud ,拆除Solaris 雲服務功能,然後現在是雲服務的天下;

放棄了Sun 的身份管理項目,而Forgerock 用它撐起了一個價值五億美金的業務;

……

Sun委身甲骨文的所有意圖,一一落空。這一次收購,被稱為“開源最大的悲劇”。 

有人說,Sun的偉大,在於給我們貢獻的太多,自己忘記商業了,最後才被甲骨文收購。 

只是,這也許就是交易的藝術。 

想起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時,CEO約瑪·奧利拉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

狂賺1200億,差點收購蘋果,影響千萬程序員,那個叫做太陽的公司卻隕落了

寫在最後: 

15世紀末,一位年輕人帶著自己的探險計劃,找遍歐洲的有錢貴族與皇室,希望得到資助,去盛產黃金和香料的富庶東方。

人們嘲笑著他的計劃和夢想,當帆船駛向茫茫大海時,是葬身大海,還是功成名就,無論是資助他的女王,還是年輕人自己,都不得而知。

這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地理大發現,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成了傳奇。

然而,每個時代,成為傳奇的,只是屈指可數的那麼幾個人。

更多的,是倒在了路上,成為累累白骨。雖然心有不甘,卻再也無法翻身。 

一個時代,終結了。 

寫到這裡,想起一句話:所有事情都會有皆大歡喜的結局,如果沒有,就說明還沒有到最後。 

可真是如此嗎?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有趣的分享

Previous Post: « 【108課綱】是什麼? 懶人包整理給所有爸媽看
Next Post: 導演揭密【蘋果不讓壞人用iPhone】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遊戲制霸 realme GT 7 Pro : 讓你見識真正的性價比

開箱評測 Amazfit Cheetah Pro 旗艦跑錶-進階跑者自訓練、破PB的好夥伴

Sony Xperia 1 VII 登場!2025 超強旗艦手機完整開箱、特色與預購資訊

☢️「核彈即將在10分鐘後命中你住的城市」….你可以做什麼?

教你用安卓手機玩復古遊戲 – RetroArch 安裝設定懶人包 (NES/SNES/GBA/PS1/N64)

挑戰你的「恥力」,💖影片上全台小7 數位看板秀出「我愛妳!」

圖賞《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限量版DualSense無線控制器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Apple (486)
iPad (33)
iPad Mini (17)
iPhone (194)
iPhone Case (102)
iPhone周邊 (42)
Mac 周邊 (12)
Macbook (17)
蘋果大小事 (128)
黑蘋果 (3)
COMPUTEX 2018 (2)
中風復健指南 (6)
信用卡或刷卡攻略 (10)
印表機 (3)
各類3C開箱文 (3188)
NAS雲端儲存 (16)
VR 軟硬體 (25)
主機板、顯示卡 (25)
儲存裝置讀卡機 (91)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32)
平板 (92)
手機 (1578)
ASUS (66)
Google (78)
HTC (51)
HUAWEI (128)
InFocus (3)
iNO (2)
LG (18)
Moto (7)
NOKIA (19)
OnePlus (10)
OPPO (77)
Other (1)
RAZER (2)
realme (79)
Samsung (135)
Wearable (9)
SHARP (21)
Sony (118)
vivo (71)
小米 (213)
手機周邊 (27)
終極大PK (1)
電信相關 (38)
手機周邊 (326)
AI音箱 (5)
充電器 (30)
手機穩定器 (6)
藍芽耳機 (80)
行動電源 (23)
收藏逸品 (16)
機殼電源 (21)
汽車3C (39)
Ford (1)
Volvo (16)
雙龍SSANGYONG (1)
液晶螢幕 (18)
液晶電視 (56)
滑鼠鍵盤 (65)
生活家電 (271)
個人清潔 (11)
健康器材 (16)
刮鬍刀 (5)
吸塵器 (72)
吹風機 (7)
咖啡機 (4)
家事水電DIY (3)
小米 (6)
燈 (9)
空氣清淨機 (53)
除濕機 (1)
電子廚具 (5)
電風扇 (8)
相機攝影 (56)
穿戴式裝置 (92)
fitbit (5)
Garmin (42)
HUAWEI (2)
realme (1)
筆記型電腦 (229)
acer (2)
ASUS (22)
ASUS ROG (6)
AVITA (4)
CJScope 喜傑獅 (10)
Fujitsu (2)
GIGABYTE (7)
HP (2)
HUAWEI (11)
LENOVO (11)
LG (8)
Microsoft (25)
msi (19)
Sony (1)
網通產品 (37)
耳機/喇叭 (110)
行動電源 (15)
行車紀錄器 (7)
親子3C (4)
迷你電腦 (18)
遊戲主機 (58)
Sony (1)
模擬器相關 (5)
電動車 (63)
電視盒 (28)
顯示設備 (40)
就是愛運動 (99)
瘦身減肥 (14)
空拍機 (9)
經典球鞋 (49)
馬拉松 (14)
就是要出國 (36)
翻譯機 (3)
居家裝潢 (8)
廚房用品 (3)
有趣的分享 (267)
Google Doodle (31)
生活佚事 (132)
男性專區 (17)
網路蒐集的文章 (74)
未分類 (611)
機車大小事分享 (4)
人身安全部品開箱 (1)
機車試駕 (4)
櫻花廚藝 (1)
汽車相關 (25)
活動體驗 (472)
業界新聞 (313)
kickstarter (3)
活動體驗 (157)
CES2018 (1)
CES2019 (2)
COMPUTEX 2019 (7)
相機.攝影 (23)
能吃就是福 (64)
DUS活動 (2)
上班族超值午餐 (10)
台中餐廳 (1)
台北小吃 (17)
台北餐廳 (27)
台南美食之旅 (3)
永和美食 (1)
軟體技術研討 (668)
AI繪圖、語音 (4)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291)
MIS技術 (136)
即時通訊軟體 (73)
影音剪輯 (20)
文書軟體 (5)
時空之門 (1)
暗黑破壞神3 (2)
繪圖軟體 (13)
遊戲攻略 (97)
開機USB+XPE (1)
防毒軟體 (19)
銀行、信用卡最佳攻略 (14)
電子香氛機 (2)
電競周邊 (45)

瀏覽量

本日人氣:3,366
總瀏覽量:97,301,864

Copyright © 2025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雲爸 | 隱私權政策|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