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類的口罩進化史。
中世紀:瘆人的鳥嘴面具
人類最早使用口罩的紀錄,是在公元前六世紀的波斯帝國。
當時波斯人信奉拜火教,他們認為人的氣息是不潔的,所以在進行宗教儀式的時候,需要用布把臉包得嚴嚴實實,這就是最早的口罩。
真正讓口罩揚名立萬的,是中世紀歐洲的黑死病(鼠疫)。當時的醫生為了杜絕感染,通常身穿浸過蠟的亞麻衣,戴上形狀像鳥嘴的面具,手持木棍用以掀開病患的衣物。
這種面具於1619年,由一位名叫Charlesde Lorme的法國醫生發明。
他在銀製的面具外裹上皮革(銀可以消毒),眼鏡部分挖空,用玻璃或水晶保護。
突出的鳥嘴部分,可以塞入大量的棉花和藥草,以過濾空氣。這就是現代全防護口罩的雛形了。
當時的醫學,很大程度上有巫醫的成分,大家相信打扮瘆人的“鳥嘴醫生”,可以嚇走帶來疾病的魔鬼。有趣的是,醫生和巫醫在當時是競爭性職業,“鳥嘴醫生”戴上面具、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還能有效防止被巫醫認出來,避免日後找到報復。
救死扶傷之餘,也要防止偽科學的打擊報復,醫生也是不容易。
19世紀:人類發現細菌,口罩也發明了
長期以來,人類並不知道病菌有可能危害健康,醫學界也沒有明確的消毒概念。口罩正式在醫學界被採用,是在人類發現了空氣中存在病菌之後。
▼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61年,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通過大量實驗,證明空氣中存在會使食物腐敗的微生物。1897年,德國科學家弗魯格證明,醫生在手術中直接面對創口,容易引起傷口感染。隨後,波蘭裔科學家米庫利茲明確提出,手術時要戴上可遮住口鼻的消毒紗布口罩。
他也是第一個發明醫用口罩的人,不過那隻是一層厚厚的、包裹住醫生口鼻處的紗布,很不舒服。同年,另一位英國外科醫生,在紗佈內裝了細鐵絲支架,使紗布與口鼻之間留有足夠縫隙,不會導致呼吸不暢。
1899年,一位法國醫生先是嘗試把有支架的紗布縫在衣領上,使用時把領子往上翻;後來又改成了為紗布縫上繫帶、掛在耳朵上的方式。恭喜人類,現代口罩就這樣誕生了。
防毒面具的誕生: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班牙流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許多能夠有效殺傷生命的先進科技被投入戰場,其中就包括了毒氣。
當時毒氣的成分主要是氯。面對這種當時的高科技武器,雙方都沒有很好的防護措施
最常見的緊急救命辦法是:在衣物上小便,用浸過尿液的布料摀住口鼻,以避免吸入氯氣。
人命關天,美國黑人Garrett A. Morgan帶來了他的發明:防毒面具。
他的面具很簡單:一個全封閉面罩,皮革製作,裡面填充棉花
面罩連接兩根塞滿濕海綿的軟管,軟管可以放在“空氣更乾淨”的地方,通過濕海綿來過濾掉毒素。
這種東西,被證明只能過濾濃煙。
然而,他的發明啟迪了歐洲各國的科學家,各種奇形怪狀的、充滿了Steampunk的防毒面具,被分發到了戰場和後方:
當時人類防住了毒氣,但沒防住病毒。
1918年,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西班牙大流感”,從美國堪薩斯州為起點,向歐洲、全世界傳播。
到了1919年底,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遭到感染,死亡人數約為5千萬到1億人。
其中西班牙受災嚴重,有八百萬人死亡。
這場流感,造成的傷亡比一戰還多,這也是一戰結束的原因之一,各國都沒有額外的兵力可以作戰了。
疾病蔓延期間,口罩成了標配物資,不戴口罩的人,會被逐出公共場所,甚至會遭到判刑。
也是從西班牙大流感開始,公眾第一次真正接觸到了,科學佩戴口罩,對於防疫是多麼重要。
21世紀:高科技+ 潮流範
21世紀,隨著科技發展,口罩也變得越來越先進。
我們都在搶購的N95口罩,是指符合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所規定的、空氣過濾“N95”評級標準的口罩。
它能夠有效阻擋95%的、直徑0.3微米以上的非油性顆粒,也能預防由患者體液飛濺引起的飛沫傳播(飛沫核直徑約1微米)。
買不到N95的朋友們,也不必擔心,根據目前的疾病管制局的標準,使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總之,口罩存在的初衷就是為了阻擋外界的各種危害,即便到後來推出各種更帥、更多花樣的類別
但以目前的趨勢來說,能買到堪用、確實有效的口罩可能更為實際
戴上口罩不僅保護自己,也替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