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未分類 > ☢️「核彈即將在10分鐘後命中你住的城市」….你可以做什麼?

☢️「核彈即將在10分鐘後命中你住的城市」….你可以做什麼?

05 11, 2025 by 雲爸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突然接到通知說「核彈即將在10分鐘後命中你住的城市」,你該怎麼辦?別急著等死,讓我們用一點想像力,一邊科普、一邊看看你在台灣各地的反應跟感受會是怎樣。

☢️ 先來點科普:核爆威力範圍到底多大?

以一枚100萬噸(1 Megaton)級的空爆核彈為例,其威力足以在幾秒內改寫一座城市的命運:

  • 0~2公里(爆心區):高熱直接蒸發建築與人體,秒殺區。

  • 2~5公里(嚴重損毀區):大多建築倒塌、玻璃飛散,致命燒傷、內臟破裂。

  • 5~10公里(重傷區):玻璃爆裂、輻射灼傷、部分建築損毀,有生存機會但需立即就醫。

  • 10~20公里(輻射灰與衝擊波邊緣區):可能存活但會受輻射塵污染。

  • 20公里外:視風向與地形而定,輻射塵可飄移數百公里,形成長期污染。

重點:核爆不只是「砰」一下而已,它會帶來高熱(熱輻射)、強風(衝擊波)、**閃光(眼睛灼傷)與輻射(立即與長期)**四重打擊,外加後續幾天飄散的輻射塵,讓災情繼續蔓延。

  

核爆的影響是無遠弗屆,且持續力非常久遠,而威力又跟建築物的高度、厚度有直接相關,參考以下圖片,數字越高代表保護力越強。圖中最左的木造一層樓建築,幾乎無法提供任何保護。最右邊的高樓大廈,雖然在同一層樓,也會因接觸外在環境的多寡,影響輻射塵阻絕量,像邊間的阻絕力就很弱。巷弄內與街邊建築的保護力也差很多,阻隔越多層越安全~


🎯 為什麼可能首轟台北?

因為台北是政治與軍事中樞,一擊命中💥就可能癱瘓整個台灣的指揮系統。其次攻擊目標依序是高雄 (港口重鎮)、台中(工業+交通樞紐)、桃園(機場)、基隆(基隆港),本文就先假設如果核彈在台北101正上空爆炸,而你住在台灣的各地城市,依照距離我們來想像一下

🏙️台北市中心:秒變太陽,閃都來不及

對不起,你可能連「蛤?」都還沒說出口就……結束了。爆心方圓兩公里直接被蒸發,溫度比太陽表面還高。

  • 建築內:如果不是在地下室或專業避難設施,絕大多數建築會在熱與衝擊波下崩塌。瞬間蒸發或被壓死的機率極高。
  • 建築外:完全無生還機會,第一波熱與光會直接致命,後面衝擊波只是補刀。
  • 爆炸前:可能會收到預警,但沒足夠時間逃命。
  • 爆炸後:什麼都沒有了。
  • 利用VRayVolumeGrid 与Phoenix FD 制作核爆蘑菇云过程解析,最终效果-VRay制作案例「瑞云渲染」

🎆 萬華:夜店沒開,但煙火一樣精彩(只是有毒)

假設你住萬華,雖同樣在台北,但距離101很近,直線距離只有2~5公里,衝擊波延遲個幾秒來敲門。窗戶會碎,但若你在樓層中段、窗邊不靠近,仍有機會倖存。

  • 建築內:若在中高樓層靠窗,玻璃可能炸裂傷人;若位於低樓層內部空間,較安全。
  • 建築外:感受到強烈熱風與衝擊波,生存率低。
  • 爆炸前:短暫強光與異常震感。
  • 爆炸後:灰塵、輻射塵來襲,需立即避難封窗。

🏙️ 中永和、新店、板橋:逃生機率看運氣

離爆心約5~10公里,熱風、衝擊波與玻璃爆炸就是你家的新裝潢。皮膚會感覺像進了微波爐,窗戶全碎,耳朵嗡嗡響。

  • 建築內:有堅固建材、遠離窗戶,有機會撿回一命,但輻射與建築物損毀仍是風險。
  • 建築外:皮膚灼傷、耳膜破裂、飛散玻璃重傷,存活率低。
  • 爆炸前:看到強光、可能聽到遠方防空警報。
  • 爆炸後:建築損毀嚴重,電力、水源中斷,輻射持續影響健康。
 

🏞️ 三峽、新竹:遠觀不褻玩焉

三峽還在雙北邊緣,熱風會感覺到,但不致命。新竹則基本無波,但一定會出現一個超巨大「蘑菇雲背景照」。

  • 建築內:基本安全,但風向不佳會有輻射塵風險。
  • 建築外:看到蘑菇雲,有可能輕微曬傷、感到高溫氣流。
  • 爆炸前:遠方白光與微震,新聞開始狂推播。
  • 爆炸後:物資與交通逐漸緊張,需注意空氣污染與輻射雨。

🌇 台中:我是不是錯過什麼?

你會聽到新聞、看到遠方天邊泛白,有人說地震,但實際上你只是離太遠。

  • 建築內/外:爆炸當下幾乎無影響,但災後局勢改變劇烈。
  • 爆炸前:可能會看到北部方向異光或聽到社群傳聞。
  • 爆炸後:物資搶購潮、交通阻斷、可能湧入難民。

🌄 宜蘭:別下雨就沒事

雖然有山相隔,但如果風往東吹,輻射塵可能會順勢飄來。

  • 建築內:封窗保暖、備水存糧是關鍵。
  • 建築外:風向若往東,吸入輻射塵風險高。
  • 爆炸前:短暫閃光後社群爆炸。
  • 爆炸後:觀察氣象動態,防毒雨與飲水污染。

🏖️ 花蓮、台東、恆春:台灣的避難天堂?

如果你住在東部或最南端的恆春,恭喜,這波大概不會直接影響你!

  • 看得到蘑菇雲但感受不到溫度?那代表你安全了。

  • 後續問題會來:基礎設施中斷、物資斷鏈、通訊不穩。


☢️ 輻射到底會怎樣?

輻射影響指的是核爆炸釋放出的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環境和生態系統造成的危害。它不是看得到的鬼,而是會進入身體搞破壞的「無形殺手」。可以分為立即的輻射效應(即核爆後短期內的影響)和長期的輻射暴露(即隨著時間推移的健康風險)。具體來說,輻射的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 立即輻射效應(核爆的初期輻射)

核爆炸會釋放出大量的電磁輻射、中子輻射和γ輻射(伽瑪輻射)。這些輻射能量非常高,能夠穿透人體並對細胞、組織甚至DNA造成損害。

(1) γ輻射和中子輻射

  • γ輻射:伽瑪輻射是一種高能量的光波,可以穿透人體並進入細胞,直接損傷細胞結構和基因。它可能導致DNA損傷或基因突變,甚至是直接的細胞死亡。

  • 中子輻射:中子輻射也具有強大的穿透力,並且會對人體內的分子結構造成強烈損害,尤其是對細胞內的水分子。

(2) 生物效應:

  • DNA損傷:核輻射對DNA的損傷會引發基因突變,這是癌症、先天性疾病以及其他健康問題的根源。

  • 急性輻射病(Acute Radiation Syndrome,ARS):若暴露於高劑量輻射,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輻射病。常見症狀包括:

    • 噁心、嘔吐

    • 頭暈、發熱

    • 皮膚紅腫、脫皮

    • 免疫系統受損,增加感染風險

(3) 輻射暴露的致死性

  • 輻射暴露的劑量會直接影響健康。如果受到的輻射劑量超過一定值(例如500-1000毫西弗),可能會在幾天至幾週內導致死亡,這取決於受輻射的部位和範圍。


2. 放射性落塵(核塵)

核爆後,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鈷-60、碘-131、鋇-140、鍶-90等),這些物質會被爆炸的巨大能量帶到大氣中,並隨風擴散,最終會以輻射塵埃的形式落回地面。這些輻射物質會長期存在於環境中,對當地居民造成持續的危害。

(1) 放射性物質的沉降

  • 放射性物質會被風帶到各個地方,並隨著降雨或風的變化沉降到地面。這些輻射污染會污染空氣、土壤、食物、水源等,對生態環境和人類的健康構成長期威脅。

(2) 放射性污染物的危害

  • 短期危害:如果人們接觸到放射性落塵,可能會因為直接吸入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飲用水而暴露於輻射中。

  • 長期危害:某些放射性物質(如鍶-90、鈷-60等)有很長的半衰期,可能會持續污染環境數年甚至數十年,增加當地居民的癌症發病風險。


3. 長期輻射暴露的健康風險

  • 癌症:長期暴露於低劑量的輻射會大大提高患癌症的風險,尤其是白血病、肺癌、甲狀腺癌和皮膚癌等。

  • 基因突變和先天性疾病:輻射會引發DNA突變,這些突變可能在後代中表現為遺傳性疾病或出生缺陷。

  • 免疫系統受損:長期暴露於輻射中,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功能下降,使得人體容易感染各種病菌和病毒。


4. 輻射的生態影響

  • 動植物的損害:輻射污染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也非常嚴重。植物會受到輻射損害,導致生長受阻,甚至死亡;動物則可能受到基因突變或生育能力下降等影響,從而打破生物鏈。

  • 水源污染:放射性物質會進入河流、湖泊或地下水源,對水生生物造成威脅,並且污染水源,進一步影響人類的飲水安全。


🧭 結語:哪裡最安全?

依照分析,東部(花蓮、台東)或偏遠南端(恆春)都是相對安全的選項。如果你住在這些地方,記得有事多囤糧、有水就好。

面對核爆的想像,其實是一種反思──我們無法掌控世界局勢,但可以掌控自己的準備程度。

所以,準備好緊急避難包、思考一下萬一某天世界突然變色,你該怎麼自保,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有遠見的智慧。


(本文為科普與假設性分析,非實際威脅通報。如有興趣進一步了解核災防護,可參閱國際紅十字會、國家防災手冊等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未分類

Previous Post: « 教你用安卓手機玩復古遊戲 – RetroArch 安裝設定懶人包 (NES/SNES/GBA/PS1/N64)
Next Post: Sony Xperia 1 VII 登場!2025 超強旗艦手機完整開箱、特色與預購資訊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開箱評測 Amazfit Cheetah Pro 旗艦跑錶-進階跑者自訓練、破PB的好夥伴

iPhone會中毒!以色列公司用 iMessage 植入木馬,鎖定歐洲記者監控

開箱 Garmin Venu X1 超輕薄智慧腕錶,讓效率與風格並存

2025年萬元內 “最輕、最強”的GPS運動方錶 : 開箱 WATCH FIT 4、FreeBuds 6

超迷你摺疊吹風機 – 日本TESCOM TD860 miniGO 尺寸仿若iPhone超迷你

Bubble Player 影音播放器,告別YouTube 廣告、背景播放、本機音樂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瀏覽量

本日人氣:2,110
總瀏覽量:97,314,657

Copyright © 2025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雲爸 | 隱私權政策|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