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充電器 > 什麼是 USB-PD? 簡單介紹 USB Power Delivery

什麼是 USB-PD? 簡單介紹 USB Power Delivery

01 17, 2018 by 雲爸

過去各種行動裝置如筆電、手機,都採用不同充電介面,導致市面上所有充電器皆無法跨品牌相容,造成隨裝置淘汰的浪費與環保問題,因此 USB-IF協會全力推廣架構於 USB的Power Delivery(PD)充電,最著名的就是Macbook 12吋、Zenbook 3,皆採用USB-PD協定,USB Type-C介面充電,USB Power Delivery 將涵蓋從手機、數位相機、行動裝置、外接儲存週邊、筆電、AIO一體機、顯示器,讓所有充電、資料傳輸通通用一條線搞定

USB PD 的介面直接採用USB 3.1,也就是USB Type-C的介面 

因此未來購買充電器,看介面還不夠,還必須要看他到底支援哪種充電協定

 

 

USB Power Delivery技術與架構詳解

USB Power Delivery (USB PD)在充電/供電規格上,制定了最基本的Profile 1 (提供5V@2A, 10W供電,適用於手機、數位相機等可攜裝置)、Profile 2 (提供5V@2A、12V@1.5A, 10~18W供電,適用於平板電腦、外接儲存裝置)、Profile 3 (提供5V@2A、12V@3A, 10~36W供電,適用於Ultrabook、變形平板等裝置)、Profile 4 (提供5V@2A、12/20V@3A, 10~60W供電,這是microUSB能支援的最大供電規格,適用於一般高效能筆電、AIO電腦),以及最高級別Profile 5 (提供5V@2A、12/20V@5A, 10~100W供電,用於標準A/B與Type-C連接頭,可接液晶顯示器、平面電視)。

USB PD架構上定義了供電端(Provider)與受電端(Consumer),兩端各自有數據溝通以及提供額外電力的IC晶片(SuperSpeed InterChip;SSIC),並利用23.2MHz的VBUS收發載頻,以300kbps傳輸速度來傳遞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信號,並決定實際發送的電壓值與電流值;而在8月新公布的USB PD 2.0規格,則首度支援新型態的無方向性Type-C連接頭,並改採藉由CC匯流排進行雙向溝通並決定發送電壓/電流值。

以上資料來源: https://www.digitimes.com.tw

 

USB 介面歷代差異如下

USB 2.0: 5V /0.5A=2.5W

USB 3.0: 5V /0.9A = 4.5W

USB BC v1.2: 5V /1.5A=7.5W

USB PD 1.0: 支援四種電壓5V、9V、15V、20V,最高100W,並向下相容 USB 3.0/2.0、BC 1.2/1.1/1.0,並有5種Profile

USB PD 2.0: 改用USB Type C (USB 3.1)

USB PD 3.0 : 加入PPS(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開始相容各家快充協定,目前最新可支援QC 4.0快充

如果拿 Nintendo Switch 來舉例 ,當你用 USB Type A  to USB Type C 充電,輸出7.5W

若採用USB Type C to USB Type C 介面,且支援USB PD ,最高可到5V/3A(15W)

關於Nintendo Switch 的充電規範介紹 :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31587&snA=854

歷代USB 介面的外觀如下

 

如何辨識USB PD圖案

USB PD 的圖示在傳統USB連接頭左邊加了 SS

而同時支援USB 3.1與PD 2.0的USB連接頭,還在右上方多加了一個10的字母,代表著具備10Gbps的高傳輸速率。

總而言之,購買USB PD 產品,輸出電壓至少要有18W以上

USB Power Delivery 和 Quick Charge 不一樣,也不要搞混

USB PD 才能充筆電,QC 是針對手機的快充

 

更多詳情,請見以下參考資料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USB_Type-C#cite_note-2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充電器, 手機周邊

Previous Post: « 送你OPPO R11s – A Photo a Day 用照片寫日記
Next Post: 叫車、代駕的新選擇《滴滴出行》正式在台上路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開箱評測 Amazfit Cheetah Pro 旗艦跑錶-進階跑者自訓練、破PB的好夥伴

iPhone會中毒!以色列公司用 iMessage 植入木馬,鎖定歐洲記者監控

開箱 Garmin Venu X1 超輕薄智慧腕錶,讓效率與風格並存

2025年萬元內 “最輕、最強”的GPS運動方錶 : 開箱 WATCH FIT 4、FreeBuds 6

超迷你摺疊吹風機 – 日本TESCOM TD860 miniGO 尺寸仿若iPhone超迷你

Bubble Player 影音播放器,告別YouTube 廣告、背景播放、本機音樂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瀏覽量

本日人氣:2,110
總瀏覽量:97,314,657

Copyright © 2025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雲爸 | 隱私權政策|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