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發展越來越分向兩個極端,一個走向操控駕馭感,讓駕駛能全部掌握,另一個則是由車上電腦掌控所有安全係數,包含方向盤、煞車、車道偏移等等。而目前市面上的車子大多兩者混搭,讓車子的電腦盡可能減少駕駛負擔,或因失神發生的遺憾
目前自動駕駛分成 5 個等級,這是根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依據這五個不同程度(從駕駛輔助至完全自動化系統)發布另一種分類系統而編修而成,設計理念是『誰在做,做什麼』的分類法
- L0 級自動駕駛
駕駛全程掌控方向盤、油門、煞車。就是沒自動的意思,僅配備警報裝置等等無關主動駕駛的功能也算在內。
- L1 級自動駕駛
駕駛全程掌控方向盤、油門、煞車。但車子會介入剎車、或輔助穩定,如電子穩定程式(ESP)或防鎖死煞車系統(ABS)可以幫助行車安全。
- L2級自動駕駛
駕駛可放手駕駛,車子輔助油門、剎車來減少負擔,例如主動式巡航定速(ACC)結合自動跟車和車道偏離警示,而自動緊急煞停系統(AEB)透過盲點偵測和汽車防撞系統的部分技術結合,當車子偵測駕駛手放回方向盤時,就會關閉ACC
目前新出的車大多採用此模式,台灣街道路況也比較適合此模式
也就是說,系統除了能控制加減速,同時還能對方向盤進行控制,多項控制就是L2。但是人仍然是駕駛環境的觀察者。
號稱走在自動駕駛技術前列的特斯拉目前就是位於L2等級
但即便是特斯拉也無法倖免跨越此等級,依舊在此等級卡關,並且發生事故
駕駛只能在雪隧、快速道路、高速公路上這種順暢環境下行駛,碰到緊急狀況依舊無法反應
而且駕駛卻可能因為L2 自駕而鬆懈,導致意外事故更容易發生
- L3級自動駕駛
駕駛人需隨時準備控制車輛,自動駕駛輔助控制期間,如在跟車時雖然可以暫時免於操作,但當汽車偵測到需要駕駛人的情形時,會立即回歸讓駕駛人接管其後續控制,駕駛必須接手因應系統無力處理的狀況。
最大的不同在於L3之前環境的觀察者都是人,而進入L3則意味著道路環境的觀察者由人變更為系統。系統已經完全能夠識別出直線、彎道、紅綠燈、限速路牌,路上行走奔跑的人貓狗等等各種環境。環境觀察和駕駛操作都由系統來完成。
那還需要駕駛員坐在車里幹嘛呢?人需要對所有的系統請求進行應答。比如突然下雨了,檢測到地面濕滑是否需要減速;比如檢測到前方車輛行駛過慢是否需要超車;檢測到前方有人在車道較近處走動是否需要鳴笛提醒等等,這些請求系統會反饋給駕駛員,由人來做決定。這就是L3級。
目前比較合適這種自動駕駛的,是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如輕軌、捷運、高鐵等等。
有條件的安排合適的軌道、排除路上障礙
- L4 級自動駕駛
駕駛人可在條件允許下讓車輛完整自駕,啟動自動駕駛後,一般不必介入控制,此車可以按照設定之道路通則(如高速公路中,平順的車流與標準化的路標、明顯的提示線),自己執行包含轉彎、換車道與加速等工作,除了嚴苛氣候或道路模糊不清、意外,或是自動駕駛的路段已經結束等等,系統並提供駕駛人「足夠寬裕之轉換時間」,駕駛應監看車輛運作,但可包括有旁觀下的無人停車功能。
駕駛操作和環境觀察仍然都由系統完成,人不需要對所有的系統要求進行應答。比如只需要在某些複雜地形或者天氣惡劣的情況時,才需要人對系統請求做出決策,而其他情況下系統能獨自應付自動駕駛,這就是L4級。
- L5 級自動駕駛
無人駕駛完全自動,連駕駛都不用在車內,全程自己開,也沒有道路條件約束。駕駛人不必在車內,任何時刻都不會控制到車輛。此類車輛能自行啟動駕駛裝置,全程也不須開在設計好的路況,就可以執行所有與安全有關之重要功能,包括沒有人在車上時的情形,完全不需受駕駛意志所控,可以自行決策。(無需方向盤自動車)
你儘管放心地在車上睡覺、玩手機,因為系統已經可以應付所有的情況,換句話說,系統開車已經開得和你一樣好了,交給你開,系統還不放心呢。其實五級自動駕駛就是無人駕駛的概念了。
當自動駕駛汽車科技成熟後,淘汰三種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非專營巴士路線
取代交通:L3級自動駕駛
24小時巴士路線
取代交通:L4級自動駕駛
過境巴士路線
取代交通:L5級自動駕駛
以上資料部分取自wiki
我覺得… 開車不是問題,找車位才是問題ㄚㄚㄚㄚㄚ
希望盡能開發 “自動找車位” 的功能啊~~
到了餐廳下車,車子自己會去找到最近車位,吃完飯後他會自己開回餐廳門口(作夢)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