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未分類 > 我家也會塌嗎? 教你查詢全台【土壤液化】 區域,一次搞懂

我家也會塌嗎? 教你查詢全台【土壤液化】 區域,一次搞懂

09 10, 2023 by 雲爸

台北市大直建案「基泰大直」施工不當,造成7棟民宅坍塌、受損、傾斜,甚至附近道路、學校操場龜裂,緊急撤離安置逾400人。對此,新北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陳柏炤表示,該區是土壤液化敏感地區,另外除了大直街,台北地區基隆河岸截彎取直處,也就是內湖到大直一帶,以及新莊地區,都是算土壤液化區

▼基隆河整治計畫河段

原本基隆河道是彎彎曲曲地繞過整個大台北,後來經過截彎取直後,變成現在的地貌

但原本的河道雖然填滿已久,跟乾地相比之下土質還是偏鬆軟

▼基隆河岸截彎取直

但除了上述兩個區域,台灣還有哪些地方土壤液化?

我現住的地方有嗎? 若我要買房租房,該如何避開高風險區域?

經濟部推出【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裡面可針對台灣每一縣市、逐區用三顏色劃分等級,一查便知,【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目前提供臺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圖資公開查詢服務

土壤液化潛勢查詢系統

進入網站點選《圖資查詢》,可針對門牌、行政區進行細部查詢,透過三色區分該地土壤液化風險。

使用範例

例如我輸入板橋區,就會出現板橋區的區域,此時整區都是綠色,代表土壤沒有液化問題

當我放大到整個雙北地區,就會發現雙北的紅色風險區域還蠻多的

新北整個三蘆、新莊地區都是高潛勢區、台北中山區那附近也都是高潛勢區

台南

沿海地區都是高潛勢區,例如安平。市區倒是挺安全的

高雄

同樣也是沿海地帶風險較高,小港、鼓山、衛武營、三民區…都蠻安全

 

常見問題

Q1. 什麼是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是因為「砂質土壤」結合「高地下水位」的狀況,遇到一定強度的地震搖晃,導致類似砂質顆粒浮在水中的現象,因而使砂質土壤失去承載建築物重量的力量,造成建築物下陷或傾斜。

土壤液化是指土壤在地震影響下,土壤性質轉變為類似液體的狀態。這樣的現象會使土壤的強度大幅下降,可能引發建物損壞等災害。
土壤顆粒就像小時候玩耍的球池裡的球一般,球和球之間存在彼此擠壓的力,這個力量越大,土壤的強度就越強。當顆粒間的孔隙有水時,水的水壓會讓顆粒間擠壓的力量降低;強震使孔隙水壓變得很大,使顆粒間擠壓的力量完全消失,土壤失去強度,就會產生土壤液化的現象。
因此產生土壤液化的三個條件就是:(1)疏鬆的砂質土壤(2)高的地下水位(3)夠大的地震。
地震造成土壤液化之後,土壤顆粒重新排列,可能產生比液化前更緊密的狀況。

Q2. 土壤液化通常會在什麼地點出現?

基於砂質土壤與地下水是構成土壤液化的其中兩項要件,故土壤液化較容易出現在河川下游的沖積平原及砂質海岸。

高地下水位且土壤以疏鬆細砂為主的地區,如港灣、近代河口三角洲、沿海平原、河床、舊河道、自然堤周圍、沖積扇的扇緣、人工填土區及抽砂回填的海埔新生地等地區,具有較高的液化潛勢。臺灣沿海的平原地區、平原區的河道附近以及海埔新生地,都有可能發生土壤液化。例如西南平原沿海、蘭陽平原、屏東平原、臺北盆地等。

Q4.土壤液化潛勢圖是怎麼做出來的?

土壤液化潛勢圖的製作是透過蒐集過去國家重要工程建設的地質鑽探資料,並依據國家建築規範要求不同地區的建築設計地震[註]震度,透過蒐集大量地質鑽探資料與地下水位資料,使用建築法相關規範演算方法,分析在發生約5到6級(因地區而異)的設計地震時,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的輕重程度。

 
土壤液化潛勢圖呈現的潛勢,是根據建築法規的規範,以鑽探得到的地下地質資訊,加上地下水位的資料,計算在設計地震強度下,各地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的輕重程度。每個潛勢所代表的意義:

    • 低潛勢(綠):強烈地震發生時,地基可能無影響或輕微影響。
    • 中潛勢(黃):強烈地震發生時,地基可能輕微影響至中度影響。
    • 高潛勢(紅):強烈地震發生時,地基可能中度至嚴重影響。

目前已調查之區域,其土壤液化高、中潛勢地區除了臺北市、臺南市、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縣所佔面積比例較高外,其餘各縣市土壤高液化潛勢區域佔總面積在10%以下,以沿海平原、古砂丘及河道分布範圍有較高的土壤液化潛勢。

Q5:地震來襲時,有液化潛勢的地區就一定會發生液化問題與災變嗎?

假使地震未達建築設計地震的強度,土壤液化未必會發生。另外地震時的地下水位高低也會影響液化發生的機率,地下水位愈高,液化可能就較高。最後,假使建築具有抗土壤液化的設計,例如兩層以上的地下室或基樁設計,液化災害的可能性也就非常低。

觸發土壤液化的條件包括:強烈的地震、高地下水位及厚層砂質土層,必須要三項條件同時存在才會發生土壤液化。而就算這三項條件皆成立,房屋基礎也可以透過土壤液化防治手段來預防災害發生。

Q6:土壤可能液化的基地能蓋房子嗎?

以目前的工程技術,已經可以處理土壤液化的問題。例如國道一號濱江街路段,早年也是土壤液化可能發生的區域,經過改善後液化問題已經解決。

  • 高度土壤液化的地區不是不能建築,而是必須經過完善的地質調查與分析,並且可透過地盤改良或適當的基礎設計來確保建築物結構的安全,建築法規也有一套完善的審查機制來強化結構設計的品質。
  • 建築基地經評估會發生土壤液化的情形時,建築物基礎可採取以下防治對策,例如增加地層土壤抵抗液化的能力(實施地盤改良如:灌漿、振動夯實、擠壓砂樁、礫石樁等工法)、選用適當基礎型式(採用樁基礎、基礎底面加深、基礎外緣以連續壁圍束等),以避免建築物受到影響。

Q7:在可能發生土壤液化現象的基地上,什麼樣的建物才安全?

建築物如果有兩、三層的地下室,或是建築物基礎有打樁深入地下,基本上都沒有土壤液化災害的疑慮。

 
您所擁有建築物及其環境,有下列任一條件,通常都不需要太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

  1. 如果建築物處在低度土壤液化潛勢區,遭遇強烈地震地表產生劇烈震動時,所受影響很小、甚至沒有影響。
  2. 如果建築物是依據921地震後,政府於88年12月29日公告修正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規定設計建造的,那麼於設計時已進行液化潛能評估並納入耐震設計了。
  3. 地下室三層(含)以上之建築物,下方可能會發生液化的地層,在施作地下室時已大部分挖除,而且採用筏式基礎或樁基礎。
  4. 建築物若採用樁基礎且穿過液化地層,當地層產生液化時,仍可以支撐建築物,對建築物之影響較小。
  5. 由921地震之經驗,即使在土壤液化區,只要建築物規模在三層樓以下且已採用筏式或版式基礎,受液化影響受損情況都不嚴重。
  6. 建築物因開挖或基礎加深,讓基礎深入座落在不會產生液化的地層,如岩盤、卵礫石層、承載力足夠之黏土層,或地下水位較低的地層情形者等,建築物雖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也不易因周遭環境發生液化情形而受到損壞。

Q8:對位於液化潛勢地區建物,要如何進行改良?

如果建物有兩、三層(或更多層)的地下室,或基礎是採用基樁型的設計,基本上都不需要再做改良。其他形式的建物如果必須進行改良,可能的方式包括設法降低當地地下水位,或是以較佳的土質置換原有的砂質土壤。適合實際建物個案的改良方式,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位於土壤液化潛勢區之建築物,如果有基礎土壤液化危害之問題,一般可以採用小型的灌漿機具在室內或室外進行地盤改良,或採用小型機具在適當位置施作小口徑基樁穿過可能液化地層來克服或減小土壤液化對既有建築物的危害。如果前面說的工法受到施工空間限制時,可採用基礎補強的方式,如將基礎改為筏式基礎或版基礎,建築物應不致發生重大損壞,地震過後尚可以進行修復。如果有需要進行地盤改良或基礎補強,就應該委託大地工程專業技師辦理。

Q9:假使我住在低度風險(綠色區域)的土壤液化潛勢區,我該怎麼辦?

建築物如處在低度土壤液化潛勢區,遭遇強烈地震地表產生劇烈震動時,所受影響很小、甚至沒有影響,所以請您不用顧慮土壤液化風險!

Q10:假使我住在中度風險(黃色區域)或高度風險(紅色區域)的土壤液化潛勢區,我該怎麼辦?

建築物位於中度或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內請勿過度擔心,民眾可利用自主檢查表先初步檢核,並向地方政府查閱建物的原始設計資料委託專業技師進行專業診斷。

  • 建築物雖然位在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但是只要不發生大地震,對建築物絕對不會有任何影響,請您無須過度擔心!
  • 如果您家位於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可先依照簡易自主檢查表初步自我檢視,只要建築物符合表列任一種狀況,通常不需要太擔心土壤液化的問題。如果您無法確認或有任何疑問,可以向當地直轄市、縣(市)政府、申請建築物結構設計圖及地質調查報告,再尋求大地技師專業諮詢診斷。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未分類 Tagged With: 土壤液化

Previous Post: « 開放報名! WirForce 2023 亞洲最大電競嘉年華,11月盛大登場!
Next Post: Sony 最輕全片幅相機α7C II / α7CR 發表,售價NT$59,980起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開箱《3E小島快鎖》不用帶鑰匙真的太爽了! | 9合一最強電子鎖 : 臉部辨識、指紋、卡片、密碼….金融級安全防橇

最強自拍機vivo V29 5G,搭門號0元起+意外保固12個月乙次,各大電信資費方案懶人包

「Sony 萬聖節」 + 學生限定「Sony樂享開學趣」購機優惠懶人包

動手玩 LG StanbyME Go 閨蜜機-軍規級防摔箱 + 27吋LED觸控螢幕+ 4聲道20W杜比全景聲喇叭

飆到50度! iPhone 15 Pro 過熱,問題可能比看起來更嚴重

EP1.安卓必備APP – PiPiPala(B站替代播放器)、GKD (屏蔽所有廣告)、可可影視 (含Netflix、愛奇藝)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瀏覽量

本日人氣:3,292
總瀏覽量:93,864,325

Copyright © 2023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