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有趣的分享 > 網路蒐集的文章 > “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主角朱亙訪談

“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主角朱亙訪談

12 17, 2019 by 雲爸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

重要的不是它講述的財富故事,而是講述它的這個時代。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GQ報導

​短視頻IP《朱一旦的枯燥生活》半年內在全網斬獲了800萬粉絲。故事的主角朱一旦身穿Polo衫、手戴勞力士,在每一集的結尾感慨:“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故事用誇大和反諷的方式達到喜劇效果,描繪了當代人的職場圖景。

人們驚訝地發現,朱一旦的扮演者朱亙,在現實生活中擁有11家公司,這讓大家更難分清虛構和現實。但其實,朱一旦作為虛構的角色,它的創作者另有其人。

走近這場創作,這不是一個有關財富的故事。消費、諷刺、解構充斥著劇情。人們從中尋找自身的影子,從中獲得與生活的和解。

太枯燥了

米色麻質茶席橫鋪在實木茶桌上,一整塊烏金石茶盤,煙頭像小樹林一樣倒插在煙灰缸裡。朱亙總是坐在主位,那隻戴有勞力士的左手從一旁拿起電熱水壺,燙杯,再用夾具夾起,一杯杯奉給圍桌而坐的客人。

客人起身要求合影。“旦總,能不能露出您的勞力士來一張?”朱亙應允,伸出那塊Date-Just的Ref.116233,價值約9萬人民幣。拍畢,客人指著手機裡的影像露出滿足的表情:“太好了,太枯燥了!”

別人叫他“旦總”,不是“亙總”。這是他角色的名字。朱亙,《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主演。一分鐘一集的故事,模式大多類似:無聊空虛的富人朱一旦,笑看芸芸眾生的忙碌、窘迫、媚俗,偶爾惡作劇式地操縱別人的人生。視頻結尾,朱一旦總是伸出勞力士並獨白: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

這天下午,暴哥走進朱亙的辦公室。暴哥本不叫暴哥,因為在《朱一旦》裡演了個暴發戶角色,大家才親切地喊他暴哥。“朱總,我有個朋友想請你吃飯,他看了朱一旦的短視頻,特別喜歡你。”

“兄弟,別說你的朋友請吃飯,就是你請吃飯我也沒有時間啊。”朱亙露出抱歉的表情。

“哦,”暴哥愣了一會兒,辦公室裡還有好些人在準備拍攝,大家簇擁著朱亙,“那個朋友很有錢的。”

朱亙擺擺手。暴哥看到,默默地走了出去。

第一集播出後的第三天,抖音的粉絲漲到了20多萬。1個月後,朱亙帶著導演張策去成都參加了微博紅人節——他們成為了史上最快入圍的網紅,在此之前,最快的紀錄曾是手工耿和李雪琴。

是在2019年,一個春日,朱亙騎著共享單車,下屬張策看著老闆的側臉,覺得眼前的男人“有種特別的天真”。張策隨手拍下一段小視頻發給妻子。妻子感慨,朱總的一身加起來得好幾萬。哈吉斯的Polo 衫、CK的牛仔褲、手腕上一塊勞力士、LV的雙肩背包——張策第一次知道這些牌子。

後來,張策常常看見朱亙在手機上玩消消樂。枯燥,他心想。張策盯著老闆瞧,圓圓的臉、微微的啤酒肚,細邊眼鏡背後,一雙圓眼,眼神平靜,似笑非笑,偶爾有些空洞。不知怎麼的,一個平行時空裡的朱總出現在張策的想像中:有錢、有閒、生活無聊。他把亙字拆開:一旦。

朱一旦這角色便誕生了。

我看了看我的勞力士,不是為了看時間,而是想不經意間,讓你知道,我是個土豪。

無聊的周一,翻開我名下的雜誌,隨便指了一名十佳員工,吩咐人事經理把他辭退。

他當時的表情,從蒙圈,到懷疑,到驚訝,又到哀求,最後到歇斯底里,特別好玩兒。

……

哎,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1集劇本)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1集

手機豎屏拍攝,背景是三線小城,周星馳電影的配樂《美麗拍檔》,加上粗糙的剪輯製作——再搭配著自述形式的畫外音。這一切讓人感到新穎,也可能是被某種表達戳中了——劇情中蘊含大量對財富生活的諷刺。

使這一切更精彩的是,網友通過搜索發現,朱一旦的扮演者朱亙,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擁有11家公司。

國慶節後,我第一次見到朱亙,在北京簋街的一家燒烤店。他穿著一身西裝,照舊戴著勞力士,背著LV包。網上盛傳他的名下有11家公司。見面之前我在天眼查上仔細確認,他名下的公司確實有11家,主要涵蓋廣告、貿易、化工、建築這4個領域。

有自媒體用“財閥”形容朱亙。朱亙並不承認,“沒那麼誇張!”他擺擺手,稱自己並沒有輿論猜測的那麼富有。他有且僅有一輛凱迪拉克,價值40萬,已經開了6年;也有且僅有一塊勞力士,9年前托朋友從國外買的,一直戴到現在。說他是一位連續創業者更恰當,自2005年新西蘭留學回國後,他輾轉多個領域創業至今。

第二次見面在他的公司,淄博市張店區創業園C座801室。2018年,朱亙將公司選址在這裡,光曜聯晟傳媒,定位是一家MCN(Multi-Channel Network)機構。事實上,《朱一旦》的成功才剛解除了這家MCN機構的困境——公司成立一年以來,始終虧損——直到《朱一旦》走紅才真正為公司實現了盈利。

11月的一場直播裡,一位網友留言:“你真人怎麼和朱一旦不像?”當然不是指外貌,而是指神情和語態。“當然不一樣,”朱亙覺得莫名其妙,“生活中也像朱一旦那樣不是太奇怪了嗎?”他說自己與朱一旦“沒有任何相似性”——朱一旦有錢、無聊,而他呢,“缺錢,總是忙得暈頭轉向。”但在與人合影時,每當別人提出“旦總,能不能伸出你的勞力士?”他還是會笑著配合,儘管內心覺得“這樣做很傻”。

現在,朱亙也成為了公司核心商業價值的一部分。有錢人朱一旦是短劇IP裡的靈魂人物,朱亙則是朱一旦的靈魂。為了符合朱一旦有錢人的人設,朱亙一改往常的習慣,現在出差必須坐一等座、商務艙,住五星級酒店——用他自己的話說,他與角色朱一旦之間已經不可分割了。

社畜心聲

這天,拍攝正在進行。劇本是一位貧窮的年輕人努力想要融入朱一旦的茶局。茶桌上,朱一旦的朋友們人手一隻名表,他們著裝隨意,紛紛在桌底脫掉鞋子,換上了拖鞋。年輕人西裝革履,正襟危坐,時不時點頭迎合。按照張策的設計,朱一旦需要繞到年輕人的身後,用手在他肩上搧風。

“為什麼要搧風?”朱亙問。

“聞他的體味,你就用手扇一下,做個樣子。”張策回答。

朱亙尷尬地笑,配合做了幾次,手勢幅度很小。張策始終不滿意。像往常一樣,為了拍攝能夠高效地進行下去,朱亙總是按照導演的要求照做,很少提出質疑。第二天,被問起為什麼NG了那麼多次,朱亙露出無奈的表情,他並不喜歡體味這處設計,“現實中我從沒有這麼做過,我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表達。”

張策曾去過朋友居住的一間小屋,屋內簡陋,因為沒有陽光照射,有一種隱隱的潮濕氣味。他記住了這種味道,並將它和貧窮的生活聯繫在一起。

另一個劇本中,張策描寫了一種職場關係:為了解悶兒,朱一旦故意將兩名員工一升一降,以觀察他們的反應來取樂:被升職的員工欺凌他的下屬,被降職後又反被他原來的下屬欺凌;員工在屈居人下時卑躬屈膝,又在獲得權力後用同樣的方式奴役別人。

拍攝那天,員工張守發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抱在胸前。一位員工站在他身後為他捏肩,另一位員工蹲在地上給他洗腳,邊上還站著一位,手拿毛巾候著,準備給他擦腳。按照劇本,當人事處下達了他被降職的消息,原先伺候他的三位下屬將一舉翻身,把洗腳水潑在他的身上,擦腳布蓋在他的臉上。

“一會兒潑的時候往上點兒,褲子是我自己的。”張守發說。

“沒辦法,我演員工就是要給別人洗腳。你演領導就是要被潑水。”搭檔笑著調侃。

配音室裡,張策坐在椅子上,將頭靠近話筒。“朱一旦”的聲音被粉絲們評價為“充滿磁性”,但絕大多數人不知道,這“磁性的聲音”也來自張策。為了配合《美麗拍檔》的節奏,張策特別設計過:首音拖長向上揚,能夠體現慵懶和優越感。

他這樣念道:“我——不禁在想,如果把下屬變成領導,會是怎樣滑稽的景象……他從一開始的拘謹禮貌,到爭論爭吵,最後到熟悉的囂張,特別好玩兒… …”

借用主角朱一旦的視角,張策描繪的是自己眼中的生活面目。他斷定我無法理解在一個三四線小城,給私人企業打工能有多麼辛酸。為此他舉了一個例子:他曾介紹自己的朋友來朱亙的公司工作,朋友原來的月薪是3000元,為了爭取4000元,朋友向朱亙要價5000元,沒想到朱亙一口答應了— —這反倒讓朋友覺得反常。

我覺得有貓膩,你也小心點兒。朋友對張策說。猶豫幾天后,朋友堅定地拒絕了這份工作。原因是在此之前,上一份雇主拖欠了他半年的薪水,最後公司破產,人去樓空。

張策苦笑著訴說這個故事。

20歲那年,他參加了山東農業大學組織的青創之旅,結識了山東本地一些年輕的企業家,他們中的大多數是財產繼承者。張策很早意識到,有錢人的世界與自己不一樣,他給我看過閒時創作的小說。小說裡,天神是神,后羿是凡人,凡人怨妒神,羊在一旁嘲笑凡人,但羊隻是羊。

你並不難在《朱一旦》的故事中找到一些相似的邏輯:一個年輕人坐上了朱一旦的高端茶局,導演寫下的旁白是:“無論從哪個維度講,他這個年紀,乾淨的背景,都應該在某家三流公司被壓榨。”被一個老人碰瓷,朱一旦想道,“從小,媽媽就教育我,金錢解決不了窮人的本質問題。”

張策出生在聊城一個農村的小生意人家庭。父母夏天賣冷飲,冬天宰羊。酷暑天裡,父親開著卡車一個個村莊叫賣,終於攢夠了錢,在縣城裡買下兩間門市店鋪。張策從小坐在門市裡觀察往來的客人,有貪小便宜的,有斤斤計較的,也有奸詐耍賴的。市井的面目在他的記憶中總是嘈雜的、滑稽的。他將白天往來的人群記住,編了一肚子的故事,夜晚躺在床上講給表弟聽。

20歲的張策面對主動表白的姑娘第一反應是拒絕。他擔心自己沒有能力,不能給女孩好的生活,女孩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2019年10月的一天,這對夫婦在自家的客廳裡,邊餵兒子邊接受采訪。

張譯文談起丈夫張策總是一臉崇拜。張策擁有極強的幽默感,總能逗得她大笑。她說起大學時第一次與張策約會,“一整晚我都在笑,下巴都酸了。”

她與丈夫不約而同地提到同一個細節——每當張策描寫小人物的快樂,他總會使用一連串的動作:吹著口哨跑著跳,回到家倒上一杯散裝白酒,炒上幾個拿手小菜。高興地和妻子分享喜悅,妻子打電話告訴媽媽,流著淚說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粉絲90%為男性,從地理上看,廣州、上海最多。在B站翻閱評論,大多喊著“社畜心聲”。正是劇本里小人物命運的無力感,引發了網友的共鳴。

“這些都是他對自己的自嘲。”張譯文說。她欽慕張策的才華。像所有富家女與窮小子的結合一樣,張策面對岳父母有一定的壓力。2018年,他們的兒子出生,岳父對張策說,“跟我幹工程吧,賺的一定比你原來多多了。”

張策險些就答應了。幸好遇見朱亙,後者一心做短視頻創業,正努力物色有創作能力的編導,從大學就開始自導自演的張策很合他的心意。張策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對岳父說,幹這個能讓我覺得快樂。

桌上擺滿了妻子為張策買來的維生素和營養品。

“他白天拍攝,凌晨4點起來給孩子餵奶,餵完奶開始寫劇本,8點出發去上班。”張譯文說。2019年下半年,隨著《朱一旦》更新頻率越來越高,張策的面色開始髮灰、長痘,明明是酷暑的天,他卻稱身子發冷——“這就是社畜生活。”

一次,張策從朱亙那裡得到了一筆3萬塊錢的獎金,偶然的機會下,他和妻子陪鄰居去4S店看車,站在寶馬X5前,張策指著邊上價值一百多萬的740,對妻子說,“直接買740吧,和你媽開一樣的。”妻子笑了,他們的賬戶存款只有3萬元,“才發了3萬塊獎金咱倆就來這兒(意淫)。”

當天晚上,這個故事就被張策寫成了《朱一旦》的劇本:夜晚,朱一旦躺在床上,用手機調出了自己名下4S店的監控——白天得到獎金的員工明知買不起名車,卻仍帶著妻子煞有介事地選車,最後不得不找個理由落荒而逃。朱一旦“笑出了朱叫”。這個故事吻合張策筆下很多集劇本的特點,體現小人物奮鬥的徒勞。

3萬塊的獎金在當月就被妻子花完了。那個月,張譯文為家裡添置了一台電腦。張策為此和妻子大吵了一架。“錢應該存著,孩子以後上學要用。”張策說。張譯文不以為然,存錢是無法解決經濟問題的,她反駁道,“老公,能花才能掙。”

很長一段時間,張策不能接受妻子的消費觀,兩人總是為此吵架。張譯文的父母因為經商創造了優渥的條件,給女兒過濾出一個美好的世界。她的人生中從不感到缺失,因此也尤為慷慨。結婚以後,張策常常感受到妻子的思維與自己截然不同。更深層次的差別在於看待世界的方式——妻子對創造財富總有一種安全感,而自己總是在為生計作打算。張策總結,這種從容,是富人的特徵。

“善的東西是不能被消費的”

看到他手腕上的雜牌表,我笑了笑。摘下我的勞力士,讓他戴了一分鐘。那是漫長的一分鐘。他感激涕零,無以言表。我點了點頭,想到將來他給他的孫子驕傲地講,自己年輕的時候戴過一分鐘的勞力士,我充實而欣慰。哎,有錢人的快樂往往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5集劇本)

《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第5集

“嚐嚐,”朱亙在辦公桌上扔下5袋蜂蜜,“是我們自己公司產的。”走在街上,他指著一家燒烤店說,“這是我朋友開的。”他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在中國各大省份都有結交的好友。

1983年,朱亙出生在淄博本市一個標準的中產家庭。父親是稅務局的領導,母親是當地醫療系統的財務,90年代就參與了安利保健品的創業,擁有出色的口才。2000年初,朱亙沒有參加高考,被父母送去了新西蘭留學——4年的花費在60萬上下。

張策描述過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畫面。一次出差過程中,兩人聊天到深夜,喝醉的朱亙突然一拍大腿,“老子從小就沒缺過錢!”那一刻,張策真的相信,“朱總應該真的從沒缺過錢。 ”講述這些時,張策的語氣像是在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他稱呼朱亙為“朱總”,“朱總和我們肯定是兩個世界的人。”

《朱一旦》誕生以前,張策和團隊曾打造過一個名叫“C座802”的IP。“C座802”裡,也有一家公司和一個壞老闆,同樣講述工薪階層的職場囧事,接連更新了幾十集,幾無反響。

“’C座802’還是在用傳統情景劇的方式去講故事,以普通人的視角講普通人的故事,效果沒有《朱一旦》好。《朱一旦》是用有錢人的視角講述平凡人的故事,大家愛看。”張策說。

公司隨處可見張策用來記下靈感的本子,很多字因為想不起怎麼寫都用拼音替代:腳下一盆徬徨,像jian踏著我的迷茫;po灑著墨汁,也po灑著他的張狂。錯別字也經常出現。隨便翻到一頁,上面寫著粉(諷)刺韓美娟。

劇本的創作很簡單,張策說。有一個骨架,加一些通俗的情緒,加一些人物的身份,再輸入理念和論據,一集新的劇本就出現了。

張策鍾愛小人物的故事,最喜歡周星馳。同事洗得褪色的T卹、山寨運動鞋裡的長筒襪、一句吐槽甚至一個誇張的微表情都能給他靈感。但這些靈感指向某種共性——劇中的人物都被醜化了。

我見過他妻子來到公司給張策送餃子,為了督促他準時吃飯,他的妻子每天為他訂外賣。他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幸福的細節。我問張策,會不會把幸福的感覺放進作品?他搖了搖頭,果斷地回答不會——“善的東西是不能被消費的。”

《朱一旦》的劇情大部分是冷漠的社會關係與職場規則,很少出現溫情的親情、愛情。張策毫不避諱,在《朱一旦》的宇宙裡,他解構前者。在作品裡,他嘲諷工薪階層,也嘲諷有錢人,兩者之間“互相嘲諷”。與此同時,他構建出一種鮮明的差異。當有錢人朱一旦伸出勞力士——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但在小人物的生活中,一切努力則顯得笨拙而徒勞。

比如短劇裡時常出現的“非洲梗”。第7集中,酒肉朋友一個電話將朱一旦的弟弟送去了非洲——這原本只是一出情節,為了體現某種權力的濫用以及小人物命運的隨波逐流——網友精準地捕捉到了這種暗指,留言“一言不合,送去非洲”。張策被大量的評論啟發了。此後,“送去非洲”成為了劇本里的常用橋段——被朱一旦“送去非洲”的人越來越多。

5個月內,短劇《朱一旦》連續更新了100集,團隊每天進行著緊鑼密鼓的拍攝。

11月的4個週末,朱亙每天排滿了超過12小時的行程。他走遍了所有短視頻平台的總部,像我採訪他一樣準備了滿肚子的問題,對每一個運營人員態度恭敬。他每天(至少)與4撥人會面,進行超過8小時的交談。

“我們什麼都不懂,還需要你們這些大神多多指導才行!”

“真沒想到您這樣的大佬還能抽空見我們這樣的小人物。”

“感謝,太感謝了!”

在上海,他帶我拜訪了一位上市集團的老總,據傳,這位老總身家百億。這次換朱亙身體前傾了,老總則鬆弛地在另一張長沙發上坐著,手裡不停地擺弄他的煙具。老總提出,能不能把你的勞力士摘下給我看看?朱亙停頓一秒,伸出右手將表摘下,遞上。老總接過表,抬起看了一眼,“啊,你這是很老的款了。”朱亙笑,“我們哪兒有您這樣的身家,這都是很多年前買的了。”

幾天后在車上。朱亙問我,怎麼樣,我的生活和朱一旦像嗎?

我搖搖頭。

 “挺累的吧,”他說,“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不容易的。”

“朱總不是小人物”

我在張策的建議下去過李明峰的家——丁香公寓,拎包入住。交付每月500元的租金,就能在這裡擁有一間10平米的單人公寓,包衛不包廚。

李明峰是朱亙公司的員工,今年29歲。來到朱亙的公司之前,他在魯泰紡織當了6年的電工,每月拿2000元出頭的死工資。可能因為身高不足1米7,圓圓的臉蛋上髮際線過早地後移,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一些。在劇中,他飾演朱一旦的遠房侄子,憑藉裙帶關係在公司好吃懶做。現實中,他出生在淄博農村,家鄉的地被景區徵用,父母至今仍在外打工。

在公司,李明峰負責運營大魚號。某天下午的10分鐘內,他發布的視頻標題有:“女生給你哪幾個性暗示動作,證明她對你有感覺了?”“同學剛離婚,媳婦就被別人給娶了,咋回事啊?”“女婿給老丈人喊爸,老丈人一激動叫了女婿爸爸。”9個大魚號,每天每個發10條視頻,一共90條。

他最喜歡《朱一旦》短劇裡的馬小策,導演張策扮演的角色,總是在斗爭,但經常失敗。

 “生活當中,你想鬥爭嗎?”我問。

 “不想。”

 “為什麼?”

 “沒什麼可爭的,爭來爭去,也是一場空。”他笑。生活中,他練太極、看周易,沒有太大的野心和抱負。

李明峰曾經鬥爭過,如果那算鬥爭的話。畢業後,他通過銀行貸款3萬元試圖開淘寶網店,賣女裝。可惜失敗了,店沒開起來,女裝都送了同學,債務還了3年才還清。每月還了貸款,只剩下吃飯的錢。相比起來,“現在的生活太好了。”

為了表現小人物生活的艱辛,《朱一旦》短劇偶爾使用李明峰的家做外景。他的床頭擺著厚厚一本《資本論》,還有《托馬斯·皮凱蒂》、《富爸爸商學院》、《你能寫出好故事》等。

張策曾在這裡拍攝過一段幕後花絮,講述一個貧窮的年輕人“去見朱一旦前要做哪些準備”。技術上模仿王家衛的《阿飛正傳》——鏡頭360度旋轉,從鋪著花被子的單人床搖到老式電視機、暗咖色的舊木櫃、凌亂的書桌、結灰的紗窗,帶出了有大片黴漬的白色裸牆,幾處牆皮也掉了。網友評論:細節厲害/太苦了/這不就是我嗎?

10平米的房間外有個露天陽台。陽台上有一盆石榴,結了兩顆小果實。李明峰說,“我一聽5塊錢就趕緊把它買來了。”這是這個家裡最浪漫的地方。他從網上買來各類種子。茶花、鳳仙是粉色和紫色,螞蚱菜花開出的橙色像小太陽,虞美人開出白色的花。小花生命力頑強,深秋的季節,本盼著趕緊滅了好種別的,幾天后又長得那麼旺。

畢業後,李明峰沒有談過戀愛。被問到是否期待愛情,他笑著說隨緣。那天,我留意到他牆上掛了一個紫水晶的小狐狸挂件,按照中國習俗,那是招桃花的吉祥物。於是詢問李明峰,他搖搖頭,“看著好看就買回來了。”

 “很有意思吧?“得知我去過李明峰的家,張策說。他對這樣的小人物充滿了共情、認同和興趣。相比之下,“朱總不是小人物。”對於那些真正發生在朱亙世界裡的故事,張策缺乏興趣。“朱一旦的故事並不是朱總的故事,只是我想像出來的。”他說,但他需要藉用朱一旦來表達。

痛點

張策喜歡觀察生活中的一切人與事。在高級餐廳,他打量著身穿特色服飾的服務員。在外灘街頭,他的眼神隨路邊頭戴紅帽的老年旅行團遊走。一次,他坐在咖啡廳裡指著前方一名老年婦人,壓低聲音對我說,“這個老太太的面相是比較內向的、嚴肅的,她應該比較有文化,你看她的眼鏡。但她的婚姻應該並不幸福……”

 “真的嗎?”我驚訝地問。

 “不知道,我瞎編的。”他說。他並不好奇那位老婦的真實狀態,“我只是給你演示一下。”

我的一位同事闡述了自己不喜歡《朱一旦》的理由。她認為,“(劇情)強行地將有錢人和普通人的世界製造了一種對立,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互相理解,導演只會一味地渲染它,這種創作到底還是不夠高級。”

光曜聯晟700平的空間裡有一間會議室、一間道具間,還有幾個用於拍攝的置景區。除了廚房、沙發和綠色特效幕布,最矚目的莫過於從醫療器械市場淘回來的病床。通常,病床上方會貼著印有“一旦精神病院”的A4打印紙。短劇裡,有錢人朱一旦動輒就將普通人“安排”進精神病院。

11月的尾聲,已經入冬,大風吹得樹枝亂顫。朱一旦的“枯燥”也升級到新的境界——有錢人總有一些特別的愛好,朱一旦則最喜歡在冬天騎電動車。為了保暖,他在路邊看中一個胖胖,僱他陪自己兜風。

“321,走。”導演張策弓著身子,雙腿叉開,兩手扶著華為P30,前後、左右地平移。他的鏡頭總是斜著——“為了表現那種荒誕感”。

胖胖騎著電動車,腿上蓋著藍色圓點圍擋。為了演出寒冷的感覺,他身穿黑色大襖,頭戴毛皮雷鋒帽,繫著米色搖粒絨圍巾。按照劇本,他要在寒風中吃烤腸。一整根塞進去,停停停——導演喊。他忘了提起圍巾蓋住嘴。“拿出來吧,沒事沒外人。”張策說。胖胖又把整根烤腸從嘴裡取了出來,重新插在木棒上。一旁的編導提著袋子,吃吧,他說。10根烤腸,管夠。

胖胖要啐一口烤腸表示不屑,但導演對他的表演不滿意。“你表情要誇張一點兒,斜眼看他:你誰啊你,瞧不起人?”一旁的小助手張守發忍不住示範:“這表情你還不會嗎?”於是斜起一邊嘴,一邊的蘋果肌聳起,眼神向下,用力地翻了個白眼。經常像這樣,拍著拍著,大家笑作一團。

朱一旦的宇宙中,除了朱一旦和他少數幾位有錢朋友,絕大部分配角都是忙於生計的小人物。為了塑造出身份的差異感,張策常常為劇中的配角設計出誇張的動作。它們中的一些甚至會打破人的舒適感。比如摳鼻孔,再將手放進嘴裡;脫掉鞋子,抖腳;甚至掏褲襠。

沒有人能在朱一旦的宇宙中保持形象。公司的HR玲姐在劇中飾演過朱一旦的初戀女友、保姆、農婦、母親、清潔工等9個不同角色。在導演的哄騙下,她穿上東北大花襖,戴銀色假髮,憋著笑唱《香水有毒》。張策要的就是誇張、戲謔——短視頻的特點是簡短、直接。那些生活中的小心思只有被放大演繹,人們才能直接捕捉到。

快手熱點運營負責人王可樂十分認可這種方式,2019年6月,他與同事們對《朱一旦》做了分析和研究,發現這個IP在B站和知乎上的評價很高——“客觀地說,這兩個平台用戶的互動性更強,也更能理解劇本里比較直觀的解構主義。”

如今在行業內,成功的短視頻所具備的要素通常有4點:“熱點、痛點、刺激點(性要素)和high點(讓人想要跟著起舞的節奏感染力)。”《朱一旦》無疑“打中了前兩點”,王可樂認為,《朱一旦》中不僅有對新聞熱點的再創作,還能使人們產生共鳴,“對日常生活中一些社交語境下認為是正確的事進行了再思考。”

比如經典配角——暴發戶,一個努力想要融入朱一旦富人圈子的新富者。在有錢人的茶局上,暴發戶的雙手各戴一隻名表,從LV的背包裡拿出了一個LV的錢夾,重重地拍在桌上。為了擺拍,他用握鋼筆的姿勢握毛筆。最後,當他伸出手想要和眾人碰杯,杯子卻早已散去。

從結果來看,觀眾對這種創作形式的接受度很高。這一集創下了342.8萬的瀏覽量。網友不僅看懂了劇情,還發現了張策埋下的梗:暴哥手中的合同代表著他將投資朱一旦的項目——“突然暴富想融入上流社會的人,你想和他們交朋友,他們只想讓你交出身上的錢來搞投資。”

韓信與劉邦

上海,空氣中氤氳著香水的味道。推開房間門,10個女孩走了進來。她們每個人穿著不同的衣服,但肩上都挎著一個大牌包包,妝容精緻。在可以看到外灘夜景的私享會所,女孩們被收走手機。

儘管一切只限於陪酒聊天,張策還是愧疚於妻子。與此同時,他也對不同的世界感到驚訝。陪朱亙在外出差,免不了要去些應酬場所。按照朱亙的說法,夜場是生意場上必備的。他早就過了風花雪月的年紀,對於男人來說,夜場更好談事,極為放鬆的狀態下,一些敏感的利益訴求也更好張口。

連續兩個晚上,張策都問了女孩同樣幾個問題:你單身嗎?為什麼來到這里工作?打算過什麼時候離開嗎?平時喜歡幹些什麼?——他發現幾個女孩都給了同樣的回答。後來他很肯定地對我說,“她們一定經過一套系統的培訓,所有問題都有標準答案。”

人均四千的場子,朱亙看到的是今晚開了什麼酒,東道主可要破費了。張策則苦惱於要與身旁的女孩聊些什麼才能化解尷尬。在跟隨朱亙出現的各類飯局上,他向來沉默,即使被別人提問,作答也很少超過兩句。

總有一種界線將老闆與員工區隔開來。一次飯局上,朱亙拍著張策的肩膀說,“年輕人不能太早有錢,這正是奮鬥的年紀!”張策低著頭,他並不贊同朱亙的話,但沒有做出回應。我坐在一邊旁觀,覺得這一幕似曾相識——這是朱一旦的標誌動作,單手拍拍員工的肩。

在員工的講述中,朱亙是一個好老闆。他待人溫和,幾乎從不發脾氣。總是先於員工一步,帶頭學習新鮮事物。但他也和這座城里大多數的私企老闆一樣,習慣叫員工給自己買煙和送水。有一天,因為需要拍攝道具,他對著一名員工喊,把我那雙拖鞋拿來。員工拎來了一雙毛皮拖鞋,彎腰在他面前放下。他沒有說謝謝。另一回,朱亙出差回來便急著拍攝,箱子敞開著放在辦公室。混亂中,一個員工習慣性地用腳挪了挪箱子,又迅速反應過來這是老闆的箱子,立刻蹲下把箱子合起來,放好。

“韓信幫劉邦打下江山,還是被解決掉了。”那天在上海,張策在外灘邊的馬路上說。我們走過一棵棵法國梧桐,這句話出現在他講述與朱亙的想法有分歧時,還是得聽朱總的。意思是,以韓信為鑑,要分清誰是主。

在上海、杭州的高鐵站,粉絲總是認出朱亙,極少有能認出導演的。通常,粉絲只會要求和朱一旦合影。張策總是站在邊上沉默,面無表情。他偶爾會向妻子傾訴心裡的失落。榮耀只屬於演員。妻子安慰他,演員承擔了榮耀,也承擔了成名的壓力,你才能安心創作。

張策在劇本里想要表達的東西,朱亙起初並沒真正看懂。“有的時候我還覺得這是他在自嘲,也有的時候會覺得:小王八蛋,又在給我上眼藥了。”——一次談話中,張策對朱亙說,我覺得你在打壓我,為什麼你表揚別人不表揚我?起因是朱亙沒有給張策的微博點贊。

“我覺得他想藏著我,不讓別人知道《朱一旦》是我做的。”張策說。那陣子他寫下劇本:當著銷售冠軍的面,朱一旦獎勵了銷售亞軍。

後來朱亙不僅給他點贊,還在公司內強調了張策的功勞。那陣子,張策又用朱一旦的口吻寫:“從他灑脫的坐姿不難看出,他是搞定這個項目的重要功臣。作為老闆,我立馬當眾唯獨盛讚了他的功勞……很快,他從團隊核心,到光桿士兵再到全員公敵,比我期望的還快。”

“這都是我以前的誤會,現在已經被解釋清楚了。”採訪時,張策再次強調。

朱亙談起這些時小心翼翼,他否認自己有這樣的行為。開始閱讀各種管理學書籍,學習適當的、正確的誇獎。但他感到委屈,並稱那次談話對他是某種傷害。

“那是他的世界觀,不是我的,但我尊重。”朱亙欣賞張策的才華。作為老闆和商人,他也明白,只有充分尊重這種創造力,才能得到它帶來的回報。但他並不諱言,他與張策看待世界的方式截然不同。

一次,張策寫了一個諷刺公益的劇本。劇本中,有錢人為博面子做公益,窮人習慣了受助,從網上複製感謝信。那是朱亙唯一一次徹底否決張策的劇本。“我說,策,不管怎麼說,人家做公益總是有一點兒好的影響在的吧?咱不能把它都否決了。”

張譯文認為,從小被父母教育“不要輕信別人”的張策對世界天然地有一種戒備狀態。“他的眼光是很犀利的,他看世界有一種灰度,可能很難輕易地把自己打開。”也因此,張策並不擅長交際。

在上海的某天晚上,一名潮玩設計師深夜拜訪了朱亙和張策下榻的酒店。設計師想與朱亙合作,設計朱一旦的玩偶並推向市場。談及朱一旦的形像如何設計,設計師在言談間流露出對於非專業的輕視。張策面露不快。

“你給我說說,朱一旦的標籤有哪些?”張策問。

“枯燥。”設計師答。

“還有呢?”

設計師答不上來。張策掰著手指:Polo 衫、勞力士、內八字、笑容……“因為剛才聽你說的,你對設計有多麼自信,但好像非專業的都是白痴一樣。朱一旦是我創造的人物,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

朱亙用手扶在張策的肩上,示意他停止:“策,別這樣。”同時他示意設計師別說話,“我來說,讓我和他溝通,我和策更有默契一些。 ”一番調解後,張策恢復了情緒,並表示抱歉。

幾天后在車上,朱亙談起這件事,笑了起來:“策那天,沒我在要和別人打起來了。”我問朱亙,人生中有沒有過急赤白臉的瞬間。他仔細地想了很久,沒有。即使被朋友騙,也頂多老死不相往來。“一輩子很長,不用為了利益失去一些東西。”

車上放著好妹妹的歌,他最喜歡的樂隊之一,因為歌聲很純淨和溫暖。隨口講起前些年,他的心願是開一場梁靜茹的演唱會。“當時真有機會,也沒多少錢。”他哼著歌,望向前方。

小人物的光輝時刻

《朱一旦》已經不只是張策的創作了。在賬號後台的留言裡,幾乎每天都有網友主動提供選題:內容從個人生活到新聞事件——人們期待《朱一旦》能將現實主義貫徹到底。

這一天,張策召集員工開了一場劇本會。

拍廢了兩個手機(素材佔滿內存後焦點跟不上了),3個月內接連更新了100集後,張策意識到內容出現了同質化。“非洲梗我們不能再用了。”他把手裡的劇本(輕輕地)摔在桌上,“這個梗是網友創造出來的,但我們用得太多了,有多久沒有自己造出新梗了?”

11月30日,張策當著我的面打開了微博私信頁面,手指向上滑動,整整3頁都是粉絲的留言,留言默契地指向同一個事件:豫章書院。

“能不能拍一集豫章書院題材的內容?”其中一條這樣寫道。

在B站上翻閱評論不難發現,“朱一旦”擁有不少高知群體的粉絲。粉絲讀懂了第88集中對王家衛的致敬,也常常能發現許多含有寓意的小細節。

一方面,張策每天關注網友的評論,捕捉其中帶給他的靈感,這帶給他興奮。但同時,他也怕被網友綁架。事實上,他已經或多或少地被影響了:他希望朱亙能夠控制曝光,以維持“第四堵牆”。

在一場採訪中,有人問張策,網上流傳朱亙的財閥身份是否屬實?張策沒有否認,只是回答:“朱總非常有實力。”後來張策對我明確表示,從企業的體量來看,朱亙並不是真正的富豪級“大老闆”。但他不想破壞網友心中朱一旦的形象。採訪中,面對所有有關其財富的問題,朱亙都沒有正面回答,“還是保留點兒神秘感吧。”

12月8日,朱亙以朱一旦的身份開啟了第一次淘寶直播,推薦頁面上寫著:稀缺名表限量拍。海報裡,朱亙一手扶著下巴,腕上那塊熟悉的勞力士閃閃發光。

採訪最後的畫面停留在一場拍攝。11月的一個下午,淄博,朱亙的公司,攝影師看中了窗簾上一盆花的影子。他讓朱亙站在窗簾旁,掀起一小塊。平日里拍攝時,張策總是提醒朱亙:雙手插兜、內八字(張策專為朱一旦設計的招牌動作),“勞力士露出來”,還有“枯燥的表情”。這一天,攝影師也提醒朱亙這麼做。

陽光灑在鏡片上,看不清後面的眼睛。朱亙就站在那兒。有那麼幾秒鐘,我分不清他是朱亙還是朱一旦。下午3點多,斜陽照在窗簾上,那本就是盆普通的綠植。影子在灰色的窗簾上被拉得狹長,藝術性十足。朱亙站在一邊,半面側臉被日光照得發亮,另半邊臉陷在陰影中。

朱一旦火起來的那天,正逢端午節假期結束,張策剛從姥爺的葬禮上回來。姥爺患了癌症,他錯過了見姥爺的最後一面。上一次回​​家,他帶著佳能70D,錄下了姥爺最後的樣子。成為導演後,他想要了解姥爺的人生,也想為家人拍一些影像。

姥爺3歲沒了父親,17歲沒了母親。姐姐們出嫁後,家裡剩下一個弟弟和一個傻子妹妹。因為貧窮,弟弟後來自殺了。曾經有一個冬天,因為太冷了,家徒四壁,連房頂都空了個大窟窿,姥爺去偷棉花,不幸被人抓住,被吊在房樑上用鞭子抽。

鏡頭前,姥爺聊完了他的一生。其間哭了好幾次,張策也在一邊哭。

“有多少次,如果他放棄了,我們這一家子人都沒了。”張策眼眶紅了,他現在還經常想起這些故事,“我如果不善待自己的人生,就會對不起他當時為了活下來的一切努力。”

回族葬禮。姥爺走時,戴著白帽念經的阿訇來了二三十個,他們都是姥爺生前的朋友,受過他的幫助。這是小人物的光輝時刻,張策說。

這個故事他沒有告訴過任何人,他更不會在《朱一旦》裡直接講述這個故事。那是一個截然不同的語境——他可以消解一切,而生活中他有捍衛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有趣的分享, 網路蒐集的文章

Previous Post: « 教你用工具揪出假網紅,分析粉絲組成、性別、國家、熱度
Next Post: 《鬼滅之刃》X AIR JORDAN 1 OG 聯名概念鞋,今晚你想要什麼呼吸?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遊戲制霸 realme GT 7 Pro : 讓你見識真正的性價比

開箱評測 Amazfit Cheetah Pro 旗艦跑錶-進階跑者自訓練、破PB的好夥伴

Sony Xperia 1 VII 登場!2025 超強旗艦手機完整開箱、特色與預購資訊

☢️「核彈即將在10分鐘後命中你住的城市」….你可以做什麼?

教你用安卓手機玩復古遊戲 – RetroArch 安裝設定懶人包 (NES/SNES/GBA/PS1/N64)

挑戰你的「恥力」,💖影片上全台小7 數位看板秀出「我愛妳!」

圖賞《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限量版DualSense無線控制器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Apple (486)
iPad (33)
iPad Mini (17)
iPhone (194)
iPhone Case (102)
iPhone周邊 (42)
Mac 周邊 (12)
Macbook (17)
蘋果大小事 (128)
黑蘋果 (3)
COMPUTEX 2018 (2)
中風復健指南 (6)
信用卡或刷卡攻略 (10)
印表機 (3)
各類3C開箱文 (3188)
NAS雲端儲存 (16)
VR 軟硬體 (25)
主機板、顯示卡 (25)
儲存裝置讀卡機 (91)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32)
平板 (92)
手機 (1578)
ASUS (66)
Google (78)
HTC (51)
HUAWEI (128)
InFocus (3)
iNO (2)
LG (18)
Moto (7)
NOKIA (19)
OnePlus (10)
OPPO (77)
Other (1)
RAZER (2)
realme (79)
Samsung (135)
Wearable (9)
SHARP (21)
Sony (118)
vivo (71)
小米 (213)
手機周邊 (27)
終極大PK (1)
電信相關 (38)
手機周邊 (326)
AI音箱 (5)
充電器 (30)
手機穩定器 (6)
藍芽耳機 (80)
行動電源 (23)
收藏逸品 (16)
機殼電源 (21)
汽車3C (39)
Ford (1)
Volvo (16)
雙龍SSANGYONG (1)
液晶螢幕 (18)
液晶電視 (56)
滑鼠鍵盤 (65)
生活家電 (271)
個人清潔 (11)
健康器材 (16)
刮鬍刀 (5)
吸塵器 (72)
吹風機 (7)
咖啡機 (4)
家事水電DIY (3)
小米 (6)
燈 (9)
空氣清淨機 (53)
除濕機 (1)
電子廚具 (5)
電風扇 (8)
相機攝影 (56)
穿戴式裝置 (92)
fitbit (5)
Garmin (42)
HUAWEI (2)
realme (1)
筆記型電腦 (229)
acer (2)
ASUS (22)
ASUS ROG (6)
AVITA (4)
CJScope 喜傑獅 (10)
Fujitsu (2)
GIGABYTE (7)
HP (2)
HUAWEI (11)
LENOVO (11)
LG (8)
Microsoft (25)
msi (19)
Sony (1)
網通產品 (37)
耳機/喇叭 (110)
行動電源 (15)
行車紀錄器 (7)
親子3C (4)
迷你電腦 (18)
遊戲主機 (58)
Sony (1)
模擬器相關 (5)
電動車 (63)
電視盒 (28)
顯示設備 (40)
就是愛運動 (99)
瘦身減肥 (14)
空拍機 (9)
經典球鞋 (49)
馬拉松 (14)
就是要出國 (36)
翻譯機 (3)
居家裝潢 (8)
廚房用品 (3)
有趣的分享 (267)
Google Doodle (31)
生活佚事 (132)
男性專區 (17)
網路蒐集的文章 (74)
未分類 (611)
機車大小事分享 (4)
人身安全部品開箱 (1)
機車試駕 (4)
櫻花廚藝 (1)
汽車相關 (25)
活動體驗 (472)
業界新聞 (313)
kickstarter (3)
活動體驗 (157)
CES2018 (1)
CES2019 (2)
COMPUTEX 2019 (7)
相機.攝影 (23)
能吃就是福 (64)
DUS活動 (2)
上班族超值午餐 (10)
台中餐廳 (1)
台北小吃 (17)
台北餐廳 (27)
台南美食之旅 (3)
永和美食 (1)
軟體技術研討 (668)
AI繪圖、語音 (4)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291)
MIS技術 (136)
即時通訊軟體 (73)
影音剪輯 (20)
文書軟體 (5)
時空之門 (1)
暗黑破壞神3 (2)
繪圖軟體 (13)
遊戲攻略 (97)
開機USB+XPE (1)
防毒軟體 (19)
銀行、信用卡最佳攻略 (14)
電子香氛機 (2)
電競周邊 (45)

瀏覽量

本日人氣:3,366
總瀏覽量:97,301,864

Copyright © 2025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雲爸 | 隱私權政策|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