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
  • Skip to main content
  • Skip to primary sidebar

雲爸的私處

  • 首頁
  • Apple
    • iPad
    • iPad Mini
    • iPhone
    • iPhone Case
    • Macbook
    • Mac 周邊
  • 手機
    • HTC
    • ASUS
    • Samsung
    • Moto
    • 小米
    • OPPO
    • LG
    • HUAWEI
    • Sony
    • NOKIA
    • InFocus
    • Google
  • 生活家電
    • 電視盒
    • 空氣清淨機
    • 液晶電視
    • 電動車
    • 行動電源
    • 行車紀錄器
  • 各類3C開箱文
    • 手機周邊
      • 手機周邊
      • 穿戴式裝置
    • 平板
    • 其他亂敗家的東西
    • 收藏逸品
    • 汽車3C
    • 相機攝影
  • 電腦
    • 迷你電腦
    • 遊戲主機
    • 主機板、顯示卡
    • 機殼電源
    • 儲存裝置讀卡機
    • 滑鼠鍵盤
    • 耳機/喇叭
    • VR 軟硬體
    • NAS雲端儲存
    • 網通產品
  • 筆記型電腦
  • 生活家電
  • 好用軟體
    • Android APP教學介紹
    • 軟體技術研討
    • 遊戲攻略
    • MIS技術
    • 開機USB+XPE
    • 防毒軟體
    • 繪圖軟體
  • 就是要出國
雲爸的私處 > 未分類 > [開箱] RGB發光/遊戲定位主流Z電競 STRIX Z270F GAMING

[開箱] RGB發光/遊戲定位主流Z電競 STRIX Z270F GAMING

01 16, 2017 by 雲爸

001.jpg

 

 

簡單回顧一下STRIX這三年的過去   

華碩的 STRIX 應該已經蠻多玩家或使用者都認得這個品牌

asus-Strix  

最早出現的應該算是周邊鍵盤滑鼠還有耳機,板卡產品從 2014 年的梟鷹顯卡系列開始,最知名的產品莫過於 STRIX GTX970 跟 STRIX GTX980 

759038180d71d81466ddcfdb82f6e3f4    

到了 2015~2016 這段期間,STRIX  被慢慢的定位為主流的GAMING電競系列

strix-hero

從 2016 開始,經典的梟鷹圖像正式被拿掉,正式併入 ROG 玩家共和國旗下的子系列 STRIX 

STRIX 首款主機板是 ROG STRIX X99 GAMING,不過仍屬於高端定位並不便宜

rog_performance_3_main_mobile  

到了 2017 配合 Intel Kabylake 發布 STRIX 系列開始下放,並且取代原本的 Pro Gaming/AURA 系列,成為 ROG 系列的一分子,價格跟定位都面向主流中間玩家,跟入門中上使用者,首發款 ︰STRIX Z270E/F/G/H 還有一片未登場的 ITX 版本

如果是 ATX 尺寸愛好並講求完整規格+擴充性+價格定位+五年保

STRIX Z270F 這片是6K以下熱門首款,用料+規格都偏中上的Z板

thumbnail_asus rog strix z270f gaming review - intro  

這次KBL除了空冷超頻幅度上升,時脈不斷衝高,最實用的PCI-e線數增加,板載最少可以支援兩組 M.2,且支援 Optane 技術,雖然這個技術不知何時能量產問世,拿i5K跟板預算平衡,衝高時脈

[開箱] RGB發光/遊戲定位主流Z電競 STRIX Z270F GAMING

STRIX Z270F GAMING 的包裝沿用跟  STRIX X99 GAMING 相同風格

003.jpg

 

彩盒背面特色︰AURA RGB 發光 / 新版的 SupermeFX音效技術
3D列印模組擴充支援/雙M.2

004.jpg

 

不到6K的Z板
滿滿的配件︰ROG名牌/擴充排線/擋板等裝機必備配件

005.jpg

RGB LED 外接擴充排線

006.jpg

NVIDIA GTX1070/1080 系列 HB 橋接器簡易版

007.jpg

008.jpg

Cablemode 的折價卷

009.jpg

ROG 線材標示貼紙

010.jpg

011.jpg

機殼信仰貼

 

STRIX Z270F GAMING 本體 ATX 黑偏灰的設計

013.jpg

ROG 敗家之眼散熱片菱格紋,但不會發光

014.jpg

STRIX+爪子造型的散熱片設計 + 10Phase 設計

015.jpg

016.jpg

SATA 擴充共6組,以中階板來說已夠用

017.jpg

兩組M.2支援x4頻寬,可組RAID

018.jpg

019.jpg

板載PCI-ex16共三組頻寬
x16 /雙卡x8+8 / x4 / PCI-e x1四組
前兩組有上強化插槽鐵片

020.jpg

新版的SupermeFX 120db音效+全日系電容

021.jpg

後I/O罩+三顯輸出 USB3.0x4 保留PS/2 一組 3.1TypeC+A

022.jpg

配合AUR RGB屬性,特別預留兩組RGB外接燈條的設計更彈性的改裝空間

023.jpg

024.jpg

一組5Pin風扇延伸插座擴充,不過板子本身已高達8組PWM風扇控制

025.jpg

ROG面板沿用針腳/機殼U3 19Pin,因為是主流中接款未導入TypeC新規

026.jpg

0︰實測平台主要元件參考︰0

Intel Core i5 7600K盒裝正式版
利民真魂 TS140 Direct 纖細版
G.SKIll DDR4-2400 8Gx2
Radeon R7 SSD

效能部分︰空冷狀態下i5輕鬆4.7Ghz以上@1.35V
如上個水達到5.0Ghz也不是難事

270F.jpg

CPU-Z.jpg

CPUMark99 @844

844.jpg

CPUM Benchmark @30332

30372.jpg

Cinebench R15 單核/多核效能
已超越4770K

Cine.jpg

ROG 官方測程分數

ROG RealBench.jpg

PCMark 總分

PCMark.jpg

一堆新改版的ROG光碟附贈的板載軟體

不過 AI Suite 3  還停在第三代,應該要改版號才對

AI Suite 3.jpg

SonicRADARIII

SonicRADARIII.jpg

 

 

SonicSTUDIOIII

SonicSTUDIOIII.jpg

 

GAMEFIRST IV

GAMEFIRST IV.jpg

幾乎都是偏遊戲類應用的板載軟體

新附贈實用實況/線上遊戲整合平台軟體Overwolf 

Overwolf.jpg

只可惜預設語言沒有繁體中文

Overwolf  Langs.jpg

燈光控制部分,一樣是ARUA的介面
支援內建燈光+外接擴充燈條的同步控制
如果有STRIX的顯卡或者周邊也可以同步設定

不過中文化還不夠完全,或許要等後面出新版
AURA Sync 效果 STRIX Z270F GAMING 會發光的區域沒有很大

027.jpg

028.jpg

029.jpg

030.jpg

AURA.jpg

最明顯的就是I/O後面的罩子上方區的區塊
不論是裸測或者裝在機殼內都非常明顯
亮的恰到好處,讓想要有點光汙染又不求太嚴重的話折衷設計

STRIX Z270F GAMING 心得︰

價格在6K以下,有點像之前的Ranger遊俠系列,但卻沒有ROG本系列那樣高貴
整體擴充性跟造型都有很大的改變,且在台灣也是五年保固跟TUF平起平坐

完全面向遊戲玩家市場的取向定位+針對預算平衡的選板玩家+小幅度超頻
規格全面到位+改裝的擴充性,且附上遊戲玩家
會需要的軟體以及板載介面軟體
有完全站在遊戲玩家需求的考量為設計出發點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請幫這篇文章點個讚,或者到 雲爸的3C學園按個讚,快速得到最新的文章喔


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3C問題互助團》社團這裡可以讓大家互相討論手機、電腦問題

不定時我也會在這邊舉辦抽獎,歡迎一起來聊聊

Filed Under: 未分類

Previous Post: « 全新高通S835 處理器,10奈米更省電、QC 4、AI智慧學習
Next Post: 開箱《Sony 70週年特麗霓虹收納椅凳》70週年回饋活動 »

Reader Interactions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imary Sidebar

近期文章

2025年萬元內 “最輕、最強”的GPS運動方錶 : 開箱 WATCH FIT 4、FreeBuds 6

科技實證化來臨!imos 戰略夥伴再+1,UL MCV 行銷宣告驗證開啟數據新時代

用手錶叫出 Google AI!Gemini for Wear OS 功能全解析,Samsung、OPPO、OnePlus、小米都能用

颱風吹飛的《太陽能板》能不能撿?有毒嗎?可以再利用DIY嗎? 一次讓你懂

LG「透明真無線 4K OLED」顯示器正式登台!2025 LG 電視懶人包

【開箱速報】Nothing Headphone (1):透明美學進化,聯手KEF挑戰AirPods Max?

作者

大家好,我是《雲爸》 曾任三星學園講師達兩年經驗,也曾擔任 LG G Pro2 體驗會講師,浸淫文字十多年,熱愛與大家分享 3C、生活、以及生活大小事 專注於最新手機、平板、筆電以及使用者教學、系統與APP 介紹,以及最有趣的話題,不愛贅字也不囉嗦,精簡扼要的讓你明白,什麼是3C。
業務合作請來信:dacota@outlook.com

分類

展開全部 | 收合全部

瀏覽量

本日人氣:2,110
總瀏覽量:97,314,657

Copyright © 2025 · 雲爸的私處 All Rights Reserved. | 關於雲爸 | 隱私權政策| 網頁維護:Fast Line 台灣速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