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劉作虎離開OPPO,創立一加科技。
如今,劉作虎回到OPPO,新職務是歐加控股的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歐加旗下產品規劃與體驗,但與此同時,他作為一加創始人和CEO的身份,並不改變。
歐加控股是OPPO的母公司,掌握了OPPO、OnePlus 、Realme三大手機品牌。
劉作虎此番回歸,已經過去了7年。7年間,OPPO站到過霸主的位置,通過線下渠道的優勢,營銷推廣的成功,其出貨量曾在2016年問鼎國產手機第一。
但近兩年,OPPO的日子過得不太好,海內外市場銷量下滑嚴重。在國內手機市場湧起高端機潮流時,OPPO的高端戰略實行得併不順利,Find X系列並沒有獲得市場的太多關注。 曾經引以為豪的自拍、外觀等也漸漸失去優勢,被質疑創新能力與技術實力欠缺。如今,它面臨著兩難,一面是線下市場受到侵蝕,一面是線上市場拓展不力。 在OPPO經歷漫長的轉型與變革之時,劉作虎帶領的一加手機勢頭頗猛。這也是劉作虎此次回歸備受外界期待的原因。 過去幾年,一加漸漸在海外崛起,通過主攻線上的方式,成功突圍了高端市場。無論是在產品、渠道或是營銷策略上,一加都與OPPO有著差異性,劉作虎在一加的經驗,或許可以成為OPPO突圍的助力。 沈義人離開,劉作虎回歸,對於外界而言,這是一個頗為出人預料的變動,劉作虎能夠順利“拯救”OPPO,挽回頹勢嗎? 2013年11月,劉作虎在微博上宣布離開OPPO,創立一加品牌。 更早之前,劉作虎接到了歐加控股總經理、OPPO CEO陳明永的電話,問他是否有興趣做一個互聯網新品牌,而這個品牌是獨立於OPPO的。 直到後面,人們才知道,這是歐加的策略,通過分化出新的公司,做OPPO不擅長的事,比如劉作虎帶領的一加手機,主打高端和線上銷售。而前OPPO副總裁李炳忠帶領的realme,則主打性價比。 之後,一加逐漸在海外市場崛起,實現了高端市場的突圍,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也能排上名號。 2015年,OPPO開始主打R系列,定位年輕用戶和女性群體,不久後便成為當時的爆款。銷售最火爆的時候,產品一度處於缺貨狀態。 IDC數據顯示,2016年OPPO在國內手機的出貨量達到9500萬,問鼎國產手機第一。 這樣的銷售奇蹟沒能維持太久,當時國內手機市場已經是一片紅海,OPPO周圍佈滿了虎視眈眈的對手們。 華為在2019年發布了nova系列,被認為是狙擊年輕用戶群體。 小米則在2017年開始重視女性用戶,雷軍曾在當時的小米MIX2S發布會上表示,新產品代言人還是吳亦凡,因為他讓小米的女性用戶變多了。 在對手紛紛奔跑之時,OPPO沒能守住自己的市場地位,自2018年以來,OPPO在國內市場的銷量開始下滑。 2018年國內市場銷量下降到第二名。2019年下滑到排名第五。 這兩年,同樣是手機市場暗流湧動的兩年,國內玩家紛紛進軍高端市場。2018年6月,OPPO推出第一款旗艦機Find X,打響了進軍高端市場的第一槍。 遺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Find X沒有引起太多關注,而在往後的兩年間,OPPO沒有停止對高端機的研發,卻再也沒有推出過新的高端機,外界認為,OPPO在高端市場過於謹慎保守。 直到2020年3月,OPPO推出第二代Find X2系列。 但近期,OPPO官方宣布FindX2 Pro機型降價1000元至5999元。Find X2發布4個月就宣布大幅度降價,是為了拯救當下低迷的銷量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在海外和國內市場,高端手機的格局基本已定,前三名掌握了絕大部分份額,OPPO沒能突圍。 雖然兩者彼此獨立,但在資源上一直共享,而一加手機和OPPO手機部分型號相似度很高。 比如同樣在2020年推出的一加8 Pro和OPPO Find X2 Pro,只在部分配置上有所不同,甚至被稱之為“套娃機”。 如今OPPO在高端市場陷入僵局,劉作虎的回歸會打破僵局嗎? 劉作虎歸來,擔任的是歐加控股的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歐加旗下產品規劃與體驗。這意味著OPPO、一加和Realme三大智能手機品牌都將由劉作虎主導。 而2020年4月,沈義人剛剛宣布因個人身體原因離開。 沈義人曾被稱之為“開啟了OPPO營銷時代”。OPPO需要一名營銷大將來補充沈義人的位置。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在《參與感》一書中提到:OPPO的媒介資源整合非常彪悍,幾乎把所有衛視與音樂、娛樂相關的節目都冠名了;明星策略,找巨星不找偶像,比如萊昂納多的代言就非常成功;品牌包裝很取巧,很多人以為是韓國品牌、法國品牌,從品牌的名字到品牌的設計都偏韓範、國際範。 不過,這也導致外界對OPPO的印像是重營銷、輕技術。比如,OPPO長期定位為音樂手機和拍照手機,但很多消費者更認為這是營銷定位,而並非擁有核心技術。這導致OPPO手機一直遭受“高價低配”的質疑。 圖源OPPO官網
事實上,OPPO在技術上也有過不少鑽研。2014年3月19日,OPPO在行業內首次推出自主研發的VOOC閃充技術。當時,VOOC閃充是全球第一個商業化應用的手機快充技術,這換來了大量用戶的簇擁,但很快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也開始推廣閃充。 從閃充,到自拍和外觀,OPPO的核心功能和技術亮點沒有獨特性。同時,OPPO的很多努力有時並沒有產生好的效果。 2014年OPPO推出R5時,以4.85mm的機身厚度作為賣點,但為了追求薄度,把耳機接口集成在充電接口上。因為損失了用戶體驗,受到了質疑。 OPPO副總裁吳強曾對媒體採訪時提到,2013年,OPPO曾推出搭載旋轉攝像頭的N1,但他認為N系列過於強調創新而只贏得少數用戶,“投入大量的研發和精力,最後證明只滿足了一部分用戶”。 OPPO正在減少明星的代言,也在加深自身的科技感,但目前為止消費者的認知還沒有太多的改變。它需要一個全新的營銷模式,以獲得品牌的重生。 沈義人走後,OPPO營銷轉型的重任便壓在了劉作虎身上。雖然劉作虎一直給外界的形像是產品經理,但在營銷上也積累了不少戰績。 早在15年前OPPO早期做藍光機時,劉作虎就通過互聯網口碑營銷,帶著OPPO DVD團隊在美國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用戶參與產品的迭代,促進了OPPO DVD的銷量。 2011年6月,OPPO推出了首款智能手機OPPO x903,這也是國產第一款側滑式安卓智能手機,劉作虎開始接手OPPO手機營銷系統,期間參與了OPPO Find等多款機型的營銷。 在一加時期,劉作虎多次表示他們不擅長營銷,實際上這也是另一種營銷策略。 據福布斯報導,一加早期在營銷上只花了300美元,在Facebook發了幾個帖子,但效果奇佳。更重要的是,即便用戶知道了一加的品牌,卻很難買到貨。因為一加的產品最初只能通過獲得邀請碼來購買。一加不承認是飢餓營銷,解釋說是產品庫存有限,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在藉鑑小米這件事上,一加做得比大多數手機廠商都要好。OPPO在發展中有時不能輕易嘗試的事情,一加反而能果敢地探索。 劉作虎在不斷嘗試利用互聯網的新手段進行營銷,同時也不放棄利用廣告代言等傳統方式推廣產品。這些經驗,最終能夠給OPPO帶來什麼改變? 一加在線上渠道的成功經驗,讓劉作虎給OPPO在渠道層面的改革帶來了想像空間。 OPPO的銷量大部分是由線下渠道支撐的。OPPO在線下渠道上有著數量龐大的代理商和大量銷售人員,也樂於與渠道商分利,這讓OPPO在線下形成了壁壘。但隨著華為等廠商大力進軍線下,這塊市場也遭遇了對手的分食。 2020年,疫情給線下造成巨大衝擊,消費者大量轉移到線上購買,但線上一直是OPPO的短板。 在幾個月前的618大促中,OPPO在京東618手機品牌累積銷售排名、天貓618手機品牌銷售件數及金額排名中僅為第6名。 OPPO沒能在2020年拿出好看的成績。IDC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為2.758億部,同比下降11.7%。其中,長期排名第五的OPPO被vivo超越,掉出前五。 在線下,三四線城市一直是OPPO的根據地。小米CEO雷軍曾在採訪中提到,OPPO之所以能在2016年爆發,是因為遇上了三四線城市的換機熱潮。 直到現在,OPPO也守住了三四線城市的根據地,但在一二線城市,OPPO面臨著華為和小米的激烈競爭。缺失了一二線城市的用戶,也給OPPO的高端之路增加了阻礙。
這也是OPPO與一加最大的區別,可以說,一加就是為線上渠道而生的。 2011年8月16日,小米發布第一台手機,採用線上銷售模式,衝擊了整個手機行業。劉作虎曾提到,小米成功後,不管是手機產業還是其它產業都一夜之間被“互聯網思維”所包圍,走到哪都能聽到這個詞,有的企業真的是下了血本在學習所謂的“互聯網思維”。 一加誕生之初,手機便定位的是互聯網品牌,主推線上銷售渠道。這些年,一加雖有佈局線下,但一直集中資源專攻線上電商銷售市場。 劉作虎回歸OPPO後,壓力不小,擔負著帶領OPPO完成品牌重塑、線上突圍和進軍高端三大重任,在OPPO下一款旗艦機發佈時,劉作虎能帶著OPPO逆風翻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