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來在平板電腦上書寫的觸控筆,它的最低時延是0ms,是的你沒有看錯,0。
這是華為在25號發表會上剛剛公佈的M-Pencil 第三代。
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華為在這款觸控筆上採用了名為星閃的無線通訊技術
在官網的展示頁上我們能看到,這支觸控筆的頂端甚至錒刻著星閃的logo。
這支觸控筆和先鋒計畫的mate 60一道,成為率先應用了星閃技術的智慧終端產品。
星閃的資料傳輸速率可達1,200 Mbps,是藍牙的6倍。
同時,星閃的時延僅1/30毫秒,是藍牙的30倍。
其功耗比藍牙降低了60%。且星閃的連線距離超過600米。
什麼是 NearLink 星閃技術?
融合與超越
星閃的標誌甚至是WiFi和藍牙標誌經過扭曲變換形成的。但值得特別之處的是,星閃並不是WiFI和藍牙簡單一加一,它是一項從頭開始設計和建造的,全端原創的技術。星閃是一種無線短距離通訊傳輸技術,非常簡單粗暴地概括的話,你可以把它看作是WiFI和藍牙兩種技術的融合。星閃的兩種無線通訊接口,SLE星閃低功耗接取技術和SLB星閃基礎接取技術精準對應了藍牙和WiFi的應用場景:前者主要滿足低功耗輕量級的連接需求,後者則負責處理高速率、富媒體場景的通訊需求。
從0開始的構建讓星閃完全擺脫了沉重的歷史包袱。作為成熟技術,WiFi和藍牙都經過了十數年的發展歷程,這讓它們一邊在市場中佔據大量份額,但也帶來許多問題,例如它們迭代的版本非常複雜,兼容性也不好,這些缺點在星閃身上都不存在,相反,星閃在規避了這些前代技術缺點的同時還很好藉助了華為三十多年在通信領域研發所積累的經驗,這讓它成了史上發展最快速的通訊技術之一。
舉個例子,星閃技術在建構過程中使用了Polar code極化碼編碼方案,這項曾由華為主推的5G編碼方案在2016年時曾和高通的LDPC碼技術進行過一場有關5G話語權的激烈的鬥爭,後來一直應用於5G的eMMB場景。Polar code的引入進一步增強了星閃在靈敏度、速率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優勢。
儘管從技術角度來看,有些人認為星閃與5G技術的相似點多過於WiFi的相似點,也有一些人則把星閃看成是一個大號的、加強版的藍牙(華為在遭受制裁後曾經推出名為「綠牙」的強化藍牙替代方案,它可以看作是星閃的前身),但總的來說,星閃是包括華為在內的公司技術積累的集大成者,針對無線短距離通訊的完整而全面的解決方案,根據餘承東在華為HDC2023開發者大會上的說法,星閃用藍牙60%的能耗達成了6倍以上的速度提升…遙遙領先。
互聯世界的規模有多大?
更低延遲、更快速度、更低能耗,還有更大的覆蓋範圍和終端組網數量,這些提升每一項都針對WiFi和藍牙在特性場景中的短板而來,相較之下,星閃之於藍牙的優勢更大,在傳輸速度方面快得讓人印象深刻,這正是華為最新的觸控筆擁有最低幾乎0時延的原因。
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性是星閃技術可以支援超過4000台設備的運行,相較之下WiFi最多理論上只支援256台,而藍牙支援設備數則是個位數。
如此高的終端組網數量成了華為挹注於星閃技術的有一個原因。貫徹1+8+N戰略的華為需要的正是一個能高效連接所有終端的通訊技術,在過去它是WiFi和藍牙,而在鴻蒙生態中,星閃成了當之無愧的基座,所有的設備都可以長在這棵大樹上。
但這還不是真正的萬物互聯,星閃技術背後站著的不只有華為,還有軟硬體上下游,從終端到晶片的各種企業,它們組成的星閃聯盟,就像藍牙聯盟一樣,剝離掉平台的限制,致力於推動這項技術的平台化,以培養和促進整個生態的繁榮。
根據IDC的預測,今年全球的短距離無線通訊晶片出貨量已經超過了100億顆,如果考慮到整個物聯網終端的數量,這個市場還會更大。因此我們已經實質上進入了一個萬物互聯的社會,那麼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互聯該如何才能更有效率?
有些問題,在沒有星閃之前是無法實現的。比如智慧汽車中的通訊連線。中型豪華車約有4000個車內資訊通訊連接點位,如果用有線的方式進行連接,不管是在成本、重量或靈活性方面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過去的無線連接方式在時延、能耗、安全性和穩定性方面都不盡人意,然而星閃技術的優點卻讓它極為適配這種場景。眾所周知,車規晶片的要求一直是最高的,因為要確保它的極高的安全性和極低的延遲,以及非常強的抗干擾能力,而星閃技術恰恰具備了這一點。
甚至,星閃技術可以大幅降低360環景系統的安裝時間和成本,在端對端延遲小於200ms的情況下,星閃可以同時提供6路1080p、30fps的高清畫面輔助駕駛監控車輛的行駛狀況。
事實上,在星閃聯盟發布的《星閃無線短距通訊技術產業化推進白皮書》中,有關智慧汽車部分提到的案例還有很多,例如用星閃網路進行智慧座艙交互升級和電池管理系統優化,再例如,星閃可以深度介入人機互動車內娛樂的領域,借助高效的互聯網絡,無損音質、環繞立體聲和4K視頻就能透過星閃技術在車內實現,由於低延遲的特性,所有螢幕的延遲都不復存在,整個汽車智慧一體化的互動性能將大大的提升。
總之,作為一種高效的短距通信技術,星閃從感知-決策-執行層的通信到汽車內部感知融合以及車輛和外部設備的信息傳遞都有很大的應用潛力,有望徹底改變汽車內部的資訊運作方式,而僅僅是把資訊傳遞的方式從有線改為無線,僅在汽車領域估計就將創造十億規模的需求。
另一個大有潛力的場景是智慧終端,星閃可以讓出於物聯網中的所有設備都以極低的功耗和極高的速度流暢連接,協同運作,你的VR眼鏡和每一塊屏幕的互動都不會再有任何的延遲,而你也可以和1Mbps碼率的有損壓縮音頻說再見了,星閃可以的低功耗模式SLE可以讓你的耳機在維持超長續航、微秒級同步的同時,傳輸無損音訊。
甚至,誇張一點說,未來我們或許可以不用將複雜的計算設備費力地裝在每一個終端上,借助星閃的高效傳輸能力,你的顯示設備和運算設備可以實現完全分離,你的智能眼鏡和手機將只是一塊異常瑰麗絢爛的顯示螢幕,它的運算中心則位於別處。
群星閃耀時
智慧家庭、智慧製造、智慧汽車和智慧終端,是有關星閃技術應用落地時被反覆提及的四大場景,廣泛的應用場景背後是星閃技術獨特的優勢,正如我們一開始所說的,它不只是技術的簡單相加。
我們可以拿星閃和同樣屬於短距無線資訊傳輸技術的超寬頻和NFC來做個比較。許多人不知道的是,蘋果力推的超寬頻技術最早也是用來作為通訊技術使用的,然而超寬頻技術先天就需要佔用大量頻率資源,最終在規模化應用時不得不放棄這項功能轉而應用於空間精準定位領域。在這個領域,蘋果把超寬頻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但其實超快帶在空間精準定位上的應用,星閃技術同樣可以做到,甚至還能做的更好,NFC則更不必說了,在我們看到的一場有關星閃的技術分享中,工程師向台下的嘉賓介紹了星閃強大的解鎖功能。星閃技術可以透過提升測距精度和速度,讓使用者在不觸碰手機的情況下打開指定的汽車車門。
今年被華為稱為星閃技術商用元年。這個最早由於地緣政治原因而「被迫」開發的技術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就迅速完成了技術儲備的原始積累,我們可以在星閃聯盟那長長的會員單位名單中看到,從頂級大學、研究所,到晶片設計開發廠商,營運商再到智慧終端廠商,無數人的正在為一個更好的技術、更繁榮的生態而努力。
那根幾乎沒有任何延遲的觸控筆已經向所有人毋庸置疑地展示了這種努力的速度有多麼的快。這種努力看起來甚至有些悲情,但更多的則是堅定。